摘 要: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不僅形成了多向的教學模式,還在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與協作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被充分發掘出來。從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意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過程和開放性考查的實踐效果三個方面闡述了實施開放性考查的有效實踐。
關鍵詞:開放性考查;實踐;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施,是落實國家《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
一、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意義
一方面,一般教師習慣于用灌注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形成“老師→學生”的單向教學模式,從而養成了學生根深蒂固的惰性,不愛動手、動腦,學習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超越課本和老師的意識,壓抑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生物學的開放性考查實踐中,老師不再是一個指揮者的角色,而是將教學融入生活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以“學生?圮學生?圮老師”的多向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接受改變為主動參與、積極探求。
另一方面,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進入了探求理論的實踐階段。正是這種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通過動手實踐,學生對生物界的認識可跳出書本的文字架構,有利于中學生唯物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二、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過程
根據現時的教育體制,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顯現出的種種缺陷,廣州市從2003年起,就開始在初中畢業生生物學業考試中開展考查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探索,即學業成績由紙筆測試成績(60%)、非紙筆測試成績(開放式考查30%)、平時成績(10%)三部分構成。而這占30%的開放式考查又以文字類作品、制作類作品的評價來評分。下面是我在開放性考查的過程中采用的幾種考查方式:
1.指導學生撰寫開放性考查的小論文
在生物開放性考查中,把學生根據考查項目分成不同的考查小組,幫助他們制定考查計劃,進行小組分工等,并將每一階段的研究結果與老師相互討論。這種開放性考查方式,目的不在于學生能研究出什么新的規律,它的立足點是把學生的眼睛、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都解放出來,把自由、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創造發展。
2.指導學生動手開展生物小制作
指導學生開展生物小制作,首先是明確選材,其次是指導制作。如,在《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的制作過程中,我是按照下面內容指導的。在選材方面,要考慮木材的大小、長度以及形狀。要選長長的,木制要堅硬、密度大的,形狀還要與書本上的相似。選好材后,應認真清洗,把原有的樹枝摘掉,保留樹丫,然后尋找用來把作品立起來的墊座。在裝墊座時,應考慮要選與作品相襯的木色,選一樣材質的木頭,把它橫切下來,就成了一塊厚厚的木頭。選好木頭后應認真觀察,有無爆裂,如有則用接木膏將其粘好。然后進行下一步。先將墊座平放在地面,然后用鐵鉆打一個洞(未成年人不得親自操作)。然后用電鋸將樹枝切平,再用砂輪機將墊座與樹枝的底磨平。然后用接木膏將其固定在墊座上。等48個小時,接木膏干了之后,就可以用來展示了。最后把已經畫好的圖片按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掛好,一個生物標本就做好了。
3.指導學生撰寫生物調查報告
指導學生撰寫生物開放性考查的生物調查報告,基本上是從生活小事中出發,利用調查問卷、親身訪問、上網搜索資料、查閱書籍等多樣化的求知手段,將老師可“教”的內容變成學生可“做”的空間。例如,在指導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明確調查的目的,查找不吃早餐的危害的資料,收集調查表,分析調查表,撰寫結論和建議。學生的建議如下:
(1)改善個人習慣
(2)注重科學早餐
①時間要最佳,在7點到8點吃早餐最合適。
②吃早餐前應該先喝水,因為人睡了一夜,從尿、皮膚、呼吸里流失了大量的水和營養。
③熱量供給要適當。
④早餐應喝一點有營養的飲品,比如:牛奶、豆漿等,或多喝一點水。
⑤酸堿食物不可偏廢。
三、初中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踐效果
1.對學生價值取向和科學態度的影響
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學習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開放性考查更重要的是看實施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包括考查態度、責任心、進步程度等。如,是否每次活動都積極參與?是否認真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等?
在這次開放性考查里,學生將考查的材料數據以圖表對比、文字概述的形式,佐證結論,使學生懂得了科學研究的基本要素,形成了尊重事實、以理服人、有計劃、有條理的嚴謹治學態度。
2.激發學生的內趨力,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開放性考查的內容是由學生自己確定,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而且作品的形式不限,學生必然是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當他獲得同伴的贊賞時,這種學習就成了一種享受、愉快的體驗,客觀上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在初中生物課標、教學模式的不斷修訂、改變、發展的今天,教師除了知識的更新外,更需創新的是學會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生物開放性考查的實施是一種成功的實踐,它改變了學生純粹“學”的觀念,將學生提高到“研究者”的角色,它不僅是一個考試過程,還是一個學生“我要學”的心路歷程。
參考文獻:
[1]劉艷紅.有效生物實驗教學的四個關鍵.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斌華.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1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
[3]陳向明.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1版.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6.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九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