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的管理是中職學校的頭等大事,結合教學實踐,就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
中職生的管理是中職學校的頭等大事,因為寬進雖難以改變,但嚴出卻勢在必行。結合我校實際談談個人想法,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一、實行學期目標管理
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實行制度約束和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帶著愛做教育”,按照“培養習慣”“學會做人”“學會做事”“規劃人生”“角色轉換、情感適應”的學期目標開展工作。
第一學期以“養成教育”為主,通過專題教育活動,教育學生明確人生目標,樹立信心,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努力方向;加強養成教育和禮儀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做到遵紀守法;加強集體主義教育,培養團隊意識;尊重勞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學會與人交流,敢于展示自己,樹立自信心;進行體能達標,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
第二學期以“學會做人”教育為主,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懂得禮儀,端正人生態度。進行感恩教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寬容;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學生的責任心、使命感,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神;進行人生觀教育,培養誠實、守信、和善、寬容的良好品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疏導和矯治不良心理;加強就業指導,8812295c688e126d789b9b3faec12240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第三學期以“學會做事”教育為主,教育學生調整心態,有責任心,使其懂得法律法規。對學生進行禮儀、人際關系的教育,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能夠自我調控、辨別是非,提高抗挫折能力;培養自我提高意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加強法制教育,讓學生學法、用法。
第四學期以“規劃人生”為主,加強對學生的愛崗敬業教育,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就業創業能力。根據自身實際完善職業生涯規劃,強化學生就業能力和創業意識;組織模擬面試、崗前教育,為就業做好準備;強化技能訓練,努力縮小與工作崗位的差距;加強對專業和社會的認識,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加強愛崗敬業教育,提高服務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會做人、肯做事、會做事”的一線技能型勞動者。
第三學年頂崗實習以“角色轉換、情感適應”為重點,通過健全相關管理制度,規范學生頂崗實習行為,通過跟蹤回訪、崗位指導與服務,確保大多數學生頂崗實習后能夠原崗就業。
二、注重多元育人
1.教書育人。重視德育課教學,開好《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課程,強調寓德育于各科教學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信、向上的情緒體驗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
2.管理育人。通過制度文化建設規范教育教學行為,通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服務與指導,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3.環境育人。通過創設主題廊道氛圍,裝點特色室內空間,打造整潔凈美校園等,實現環境育人。
4.活動育人。積極開展文明禮儀展示、“感恩的心”家長會、演講賽、文體比賽、模擬面試等活動,積極參與區域大型文藝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的誠信、感恩、吃苦耐勞教育。
三、踐行科學的管理策略
1.敢抓敢管。學校是有規矩的地方,不守規矩必須受到懲罰。學校是培養規矩的地方,不注重養成教育就是失職。職業學校絕不是差生的天堂,職業學校應該是熔爐,學生走出校門時至少應是“合格產品”。法律賦予我們管理的權利,也要求我們盡到管理的義務。
2.真抓實管。踐行“一線工作法”,少開會、多行動,少說教、多踐行,提前介入,預防為主。樹立問題意識,有正視問題的勇氣,解決問題的智慧,堅持不懈的行動。看不到(或掩飾)問題是瀆職,不解決問題是失職。在實踐中突出一個“勤”字,“眼勤”——發現問題、發現閃光點,“耳勤”——傾聽,“口勤”——詢問、問候,“腿勤”——走入、到位,“腦勤”——反思提升。
3.嚴抓善管。包容不等于縱容,縱容不是管理。對個別學生的遷就就是對大多數師生的不負責任,是對學校管理的褻瀆。忌因管理者有過錯而不追究或減輕對犯錯誤學生處罰,要分清因果關系。要開展管理主題研討活動,開展問題研究。管理中要言出必行,雷厲風行加溫柔執法。加大反面典型的查處力度,重點在屢教,嚴懲的是不改。
4.齊抓共管。構建主管部門(人員)到位,其他部門(人員)補位的管理格局。捍衛管理權,保護管理者積極性;切實突出班主任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感情用人、制度用人、待遇用人;杜絕管理人員“有規不循、執紀不嚴、整改不力”的現象;對違紀現象實行首問負責制、現場責任制。
(作者單位 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