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是英語學習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無論是朗讀還是閱讀都能促進聽、說、寫的進一步提高。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在讓學生動起來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學生學法的引導,將課堂40分鐘安排得井然有序。
一、明確早讀課的具體目標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很多學生經常在早自習的時候左顧右盼,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這就要求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每節課前,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工作,使他們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提高其學習效率。
二、及時檢查目標的完成
僅僅分配早讀課的任務,不進行相應的檢查,對學生起不到督導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分配任務后,應及時對學生的課上完成情況進行督導和檢查,以此來督促學生以更高的質量來完成早讀任務,從而真正地鞏固所學知識。
三、要把學(讀)和思(記)落到實處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教師應引導學生不能盲目地大聲“讀”,應將讀和記緊密結合、有機統一。俗話說:“熟能生巧”,對篇章的認知越清楚,越能完成記憶這一環節,這就要求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在適時引導學生讀的同時,善于引導其記憶精彩的短語和句子,尤其是記憶較長復雜的句式時,幫助學生分析清楚句式結構,化繁為簡,這樣就方便記憶了。
四、精選所讀內容
在選取早讀內容方面,教師的作用尤為重要。因為,學生經驗不足,無從知道孰輕孰重,這就需要教師來把握。在新授課階段,一般可將每一單元所學的篇目作為“讀”的內容;而在高三復習階段就需要教師多動腦筋,究竟什么內容能使學生喜歡讀,這就要求教師選擇一些精彩的、能吸引學生眼球的、能從中學到大量知識的閱讀資料。
五、隨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學生學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犯錯、知錯、改錯的過程,要想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并改正,教師應發揮其指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個別學生犯的錯誤個別提出,班級普遍存在的錯誤,應在課上公開指出,并引起廣泛的注意,學生在知錯、改錯的過程中得到逐步的提高。
總之,早讀雖然短,但若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英語教師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重視和充分利用早自習,學生讀的水平提高的同時,英語綜合水平也會有一個大的飛躍。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