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但對于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中學來說是枯燥無味的。那么,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總結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認為要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領會精神,激發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實現新課改下師生地位的真正轉變,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步形成了“培養興趣、主體參與、分層教學、異步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以新取勝,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每天都要有一個新的形象和適當的教學方法,改變呆板的形象和機械的教學形式。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引進先進的教學信息、改變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創設全新的教學情境、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不斷給學生嶄新的刺激,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興奮起來。只要學生有了新鮮感,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愛心關注,激發興趣
愛心是教師的基本師德。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中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我們初中新生可以說是沒有英語基礎,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多給學生一點愛心和耐心,讓他們對你產生好感,才能熱愛這一學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感情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師生平等,激發興趣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能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活動,要看教師是否能夠輕松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在創設的語境中參與自由交流,要像朋友一樣平等對待他們,在課堂上,教師既是良好的引導者,又是一個熱心的、耐心的聽眾,還應該是一個談得來的朋友。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英語教學的前提是良好的學習興趣,只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真正將這門語言教學完成好,才能讓學生感覺到這門語言的豐富多彩。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嶺縣三縣堡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