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看圖寫話是作文教學的準備階段,如何指導一年級小學生看圖寫話呢?近年來,我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使學生的寫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此談談粗淺的認識。
一、細看圖畫,弄清圖意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觀察,看清圖的內容,按照一定的規律寫下來。看圖寫文,關鍵掌握兩點:一是觀察,二是想象。觀察和想象是兩把開啟看圖寫話之門的金鑰匙。只有通過細致觀察,通過合理想象,才能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有趣。
觀察是寫的基礎。沒有觀察,沒有看清楚圖的內容,自然就寫不出句子來。在學生看圖之前,老師應要求學生注意兩點:首先,觀察時要抓住重點,弄清圖意。通常的做法是對畫面進行重點的觀察,看一看處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有了重點,再對它進行認真仔細地觀察。其次,觀察時要有順序。一般先整體觀察,看主要畫的是什么內容,再按照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左到右等順序進行觀察。從而明確畫面所交代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的人和物,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了觀察時的合理順序,寫話時才會條理。
二、合理想象,培養其想象力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需要一定的想象,才能使圖畫動起來,豐富起來。圖畫上可能發生的事,人物可能說的話,都讓學生去想象,給他們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在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時,我向他們展示了一幅畫,畫上畫著校園里的一棵小樹,樹干上纏滿稻草繩。雖然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可小樹卻仍沒發芽。上完課我讓孩子們寫寫他們想對小樹說些什么,我發現學生的作品字里行間滿是稚氣,有個學生寫道:“小樹小樹,你真可憐,你穿了這么多的衣服,怎么還被凍死了呢?我希望你快快長出葉子……”孩子認識的字不多,所以文字的表達有點不清楚,但這幾句話卻真實可愛,流露出學生對小樹生命的憐惜與期盼,用他們無邪的童真童語表達出他們獨特的想象。
三、啟發口述,聯句成篇
寫話就是用筆說話,像說話一樣,一句一句地說,別人才能聽得清楚。看圖作文大多要求寫一句話或一個較為完整的小故事。在一年級時,我就要求學生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由于表達能力差,因此,這一環節,制定了三個練話句式,讓學生逐句練說、練寫:(1)誰?在哪兒?干什么?(2)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3)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寫,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練習連句成段,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仍堅持強化練習。同時,還經常收集一些主題鮮明的畫面,讓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利用課文中出現的詞說一句話,讓學生體會如何運用這些詞,便于學生在今后的寫話中運用上這些詞。
四、降低要求,樹立其寫作信心
一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剛開始只要求他們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活動就可以了。教師要懂得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寫作成果,保護他們的童真童趣,讓他們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和喜悅,讓他們喜歡表達、喜歡寫作。
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所以指導一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是作文的一種基礎性訓練,對孩子的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看圖寫話是有規律的,只要教師做好“看、想、說、寫”四步指導,相信學生都會喜歡寫作的。
(作者單位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