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調動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低年級學生好學、樂學語文,我采用了以下幾種做法,效果頗佳。
一、營造良好氛圍
1.把微笑帶進課堂
課堂上,教師的心境往往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上課面帶微笑、精神飽滿、熱情誠懇,學生就會產生對老師的親切感,課堂氣氛就會寬松和諧。每次上課,我總是先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把微笑帶進課堂。學生與我越來越親近,他們喜歡我,也喜歡上了我上的語文課。
2.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掌聲
“來,膽子再大些!”“對,再跨一步試試!”人就是在這樣的鼓勵、期待、夸贊和掌聲中,跨出人生的第一步、第二步的。同樣,在人生的學習起跑線上,我們不妨也多來點鼓勵和掌聲。“你的朗讀很有感情,如果聲音再響亮一點會更好。”“我們向他(她)學習!”熱情洋溢的鼓勵和掌聲,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動力,使他們更好學、樂學。
二、講究教學方法
1.問一問
課堂上,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讀的興趣。如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時,我再叫兩個同學(并且是同桌)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給對方聽,然后說:“今天學的課文中講的也是‘說說我的家’,可是既然是同學、同桌怎么會受拘束呢?”學生便帶著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開始介紹起來,在課堂中,學生自然就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說話,從中得到了聽和說的鍛煉。
2.畫一畫
用簡筆畫直觀形象地畫出課文所描述的內容,也是使學生愛學、好學,提高教學效果的手段之一。如,在教《秋姑娘的信》一文時,先畫一排整齊的大雁在天空中飛翔,再畫一群歡快的小松鼠在樹林中準備過冬的糧食,最后畫一群山村孩子給小樹裹上冬衣。學生學習課文時自然感到生動、形象、有趣,上課自然而然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了,課堂效率也不會低了。
3.唱一唱
兒童喜歡音樂,課堂上適當的引入音樂,能幫助學生進入意境,教完《大海睡了》后,我播放了一段抒情的樂曲,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聲情并茂地把課文讀進去。在歡樂的歌聲中,學生“唱”出了課文,也背出了課文。
三、注重課外延伸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本,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因此,語文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語文課本上,而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累、運用。我鼓勵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在平時生活中學,讀讀街頭巷尾的拼音漢字,說說身邊的生活瑣事;逛逛令人耳目一新的書店書攤……
總之,老師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和學生家長一起指導孩子,讓寫字好的學生學學書法;讓能說會道的學生練練口才;讓聰明調皮的學生當當“小老師”……學生的才能被得到充分肯定,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語文就會更好學、更樂學。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砂窩鄉砂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