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致力于追求的目標。作為一項系統的、復雜的工程,課堂上要善于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進行創(chuàng)新。高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多種多樣的方法,需要廣大教師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進行正確選擇。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對化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效率;化學教學;有效性
化學的有效性教學是指通過教師對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靈活選擇,在最小的投入和最短的時間內,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大取得,從而使全體學生得以充分發(fā)展和進步。具體到高中化學課堂上,其教學有效性的實現要通過對教學策略的選擇,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取得長足發(fā)展與進步,從而促進其化學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過程的親歷及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課前準備
化學課堂有效性教學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準確把握化學課標
根據《改革綱要》,國家將課程標準作為考試命題、評估、教學及編寫教材的依據,作為其進行課程評價和管理的基礎。因此,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組織時,要在對新課標遵循的基礎上,實現課標的活用。對新課標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有效性課堂教學實現的重要舉措,是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行為改善的基本方向。
(二)認真研讀化學教材
作為課標的主要載體,化學教材是其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源。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對教材的尊重和挖掘。(1)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在對編者的思路和意圖進行正確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教學實際進行結合,使教材得以正確整合和取舍。(2)根據教材內容標準和課標理念,對新的教學素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開發(fā),通過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科學合理選擇和制訂,在最佳的教學設計中實現最大的教學效益。
(三)充分了解高中學生
作為教學活動實施的對象,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要對學生的情感需要和認知水平進行充分了解。(1)對新知識與現有認知結構中能夠結合的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2)在進行教學結構設計時,要對學生個體在認知結構方面的差異進行充分考慮,在對學生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征進行結合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結構,從而使其認知同化學習得以順利進行。
二、課堂教學
化學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實現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適宜選擇。
(一)有效性的人文情境
作為一門理科,化學教學重視對學生練、記等方面能力的訓練,因而使輕人文教育,重科學教育的模式得以形成。根據現代教學理念,化學教學在重視知識對流的同時,還要強化對情感對流的重視。因此,化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重視有效人文情境的創(chuàng)設。比如,在學習選修四關于電化學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收集和整理教材內容相關的資料,強化學生的興趣。可以舉一些諸如電化學家的人生經歷和相關趣事;實際生活中對電化學的應用;電化學家的名人名言;我國化學界在電化學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等的事例。通過充滿趣味的人文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接觸化學、深入化學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進自己的知識。
(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只有在對學生精神需要、意志和情感領域進行觸及時,才能使其有效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作為學法與教法的統一體,教學方法的有效選擇意義重大。然而,近年來,大多教學方法的改革較為重視教法研究,對學法的探索卻較為缺少。針對這一現狀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改革和調整:
1.對接受學習的重視。在進行新課改的過程中,講授法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快捷方式,仍然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合理科學的接受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多信息在短時間內的吸取,從而提供其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高中化學選修四《化學電源》部分時,為使學生明確化學電源概念及其有關知識,可以通過邊講授邊演示的方式,使其抽象的概念得以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2.對探究學習的重視。探究學習對于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對于學生個性的張揚及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對探究學習的組織和運用,使學生的學習得以積極有效的進行。比如,在學習高中化學選修四《原電池》時,為使學生明確其工作原理和形成條件,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從而強化其學習。
3.對合作學習的強化。合作學習有利于全體學生的課堂參與,對于學生團隊協作精神和主體性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為學生合作學習的開展創(chuàng)造空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一方面有助于其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有利于其溝通交流和協調配合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電解池》的探究實驗時,通過合作學習有利于疑難問題的有效解決和探究實驗的順利完成。
總之,作為一種理念、價值追求和教學實踐模式,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重視有效性教學,在將教學理論作為探究指導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從而促進學生的長足發(fā)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鄭益強.新課程理念下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31).
[2]孫彩紅.淺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0).
(作者單位 重慶市城口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