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課堂設計上只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活動的樂趣性,卻無法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就如何有效進行課堂設計做了初步闡述。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
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理念、方式方法以及教學設計等方面進一步改進,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單純局面,面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方向發展。大多數中學英語教師也是這么做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很多教師在課堂設計上只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活動的樂趣性,卻無法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其結果是學生一無所獲。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的課前設計很重要
教學設計對教學工作起著整體布局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英語學習的規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設計。所做的教學設計要顧及學生的層次水平,不宜太難,也不宜簡單。要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巧妙設計、整體把握、合理布局,以適合所在班級為準。那么,在設計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意哪些原則呢?筆者認為有兩點:
1.目標性
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課堂設計,強調課堂學習的目標。
2.可行性
可行性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要素,如果一個課堂設計無法做到可行的話,那么,這樣的設計就是一團廢紙。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課堂內容的范圍劃分,以及課堂活動時間、步驟等。
二、正確把握課堂上的各種因素
1.教師引導時機與學生的參與程度
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是課堂學習的主宰者,而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和點撥者。由教師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不是放縱盲目的學習活動。在課堂上,學生從無知到有知,由少知到多知的矛盾轉化,教師不僅要發展學生的智力,還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情景,誘發學生參與交際活動。
2.因材施教,合理掌握學生間的層次
英語教師要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優生、中等生及后進生,都要顧及。所設計的問題要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樣就會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熱情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
總之,有效的課堂活動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性,教學才能有序、高效地進行,才能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與統一。
參考文獻:
[1]杜興馨.英語課堂活動設計的思考與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07).
[2]胡春林.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指南[M].商務印書館,2006.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