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是遼西走廊旅游中心城市,旅游景區品位高、結構集密、交通發達。研究區域內旅游景區到達區域內外節點以及周圍非景區環境難易程度的通達性,對于整合旅游產品,編制旅游線路,具有重要意義。
一、錦州市景區與干線路網銜接度分析
遼寧省錦州市景區附近的路網與干線路網(國道、省道)的最短路徑距離銜接便捷程度,體現的是景區與外部環境的聯系程度,即景區的可進入性。距離越短,表示對外聯系越好,通達度越高,景區的可進入性就越強。計算公式為:B=(∑Gi+∑Di)/n。B代表各地區內部景區到達國、省干線路網最短距離的平均值,Gi為i景區到達干線路網所經過的公路距離,Di為所經過的低級道路距離,n為景區數量。
為區分不同等級公路和低級道路在可達性距離上的差異,我們將用賦值加權求和的方法求得可達性難度總得分,以此來表示景區間的可達性。同樣距離,低級道路的通行難度要高于低等級公路,低等級公路要高于高等級公路。因此,對其單位距離銜接難度賦值為:國道0.5分/公里、省道1分/公里、縣道1.5分/公里、低級道路2分/公里。通行距離乘以單位距離銜接難度即為銜接難度總得分,得分越低,通達度越高。
表1 錦州市景區與區域干線路網銜接難度 (公里,分)
表中,G、D分別代表各區域內部景區到達本區域交通主干道所行進的公路、低級道路距離。GE、DE分別代表單位公路、低級道路銜接難度得分。
從表中可以看出,錦州市的西南部得分最低,與干線路網的銜接難度最低。東北部和中部區域的景區與外界的直接聯系程度相對較差。中部的義縣、北鎮2個行政區,景區與交通主干道的銜接性最好,距離行政中心較遠的景區與交通主干道的銜接性則稍微差些。
二、錦州市景區間通達性分析
這一指標分析的是各個地區內部各自景區間交通聯系的便利程度。地區內部,任意兩個景區間的距離越近,表明聯系越方便,游客在景區間的移動就越容易,通達度就越高。各地區內部景區間可達性可以用一個景區到其它所有景區距離的平均值表示。計算方法如下:
計算每一處景區到本地區內其它所有景區最短旅行距離的平均值:
Ki=(∑Gij+∑Dij)/(n-1)
式中,Ki代表i處景區到j景區所經過的最短公路、低級道路(縣級道路以下)距離的平均值,G表示從i景區到j景區所經過的最短公路距離,D表示經過的最短低級道路距離,n為本地區景區數量。
求出Ki的平均值:X=∑Ki /n。
以上三個指標互相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能夠較為綜合地反映縣域級別道路網的通達度。通過對三項指標加權求和,實現對錦州市各地區旅游交通通達性的綜合評價。
表中,G、D、X的意義已有所解釋,單位公里。GE、DE分別代表公路、低級道路單位距離通行難度得分,P代表可達難度總得分。
景區間的通達性代表區域內部各景區之間的聯系程度。從得分結果來看,錦州市的西南部區域得分最低,總體通達性最好。東北部區域和西南部區域的景區間通達度總水平相差不多,景區之間分布較為緊密。對于中部景區的通達性,從表中明顯看出其遠落后于前兩個區域。
三、錦州市景區路網通達性綜合評價
景區與道路的臨近性、景區間的通達性、景區與干線路網的銜接性,把這三個特性綜合起來就能體現景區路網通達度總水平。采用賦權集成方法計算通達度的總得分,將景區與干線路網銜接度這一指標的權重賦值為0.65,將景區間通達度指標的權重賦值為0.35,將兩項指標進行極差標準化處理,得到錦州市各地區景區路網通達度綜合得分如表3:
四、建議
首先,相關方面加大力度開發西南部旅游資源,提高遠市區景點密度。其次,相關方面加強對中部景區周邊環境(非景區)的管理和維護。除此之外,還要適當程度的針對景區周邊環境打造旅游產品,以增強游客對附加旅游產品的旅游體驗。最后,建議相關方面在加大力度打造自然資源旅游產品、提高景區數量的同時,將幾處旅游景區設計在同一條旅游線路中,突顯各自特色,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 旅游學院)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