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我省將發展文化產業進而推進我省成為“經濟文化強省”的戰略作為重要內容與目標,因此,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文化體制的改革進一步推進;文化產業的相關配套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完成;文化產業的集群化發展與品牌建設的效果顯著;文化發展的后勁十足;文化產業的投資勢頭也較好;文化產業機構數量與人才迅速增長;文化產業的結構趨于合理。而我省的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和國外發達城市對比來說差距比較大、文化產業中的大項目的核心競爭力較差、文化產業的人才總數不夠等。為了更加深入的貫徹落實省政府提出來的發展“經濟文化強省”的戰略,我們應該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并大力度的發展文化產業。
關鍵詞:文化產業;現存問題;對策思路
當今的文化產業是公認的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未來取向產業”或者“朝陽產業”,對于提升區域競爭力和提升綜合國力與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都具有特殊意義。山東作為文化資源豐富的大省,當務之急是怎樣實現現階段的文化資源大省轉向文化產業強省的跨越,是擺在全省全體人民面前的新問題。為了大力推進山東
“文化大省”的建設進程,以增強文化產業在山東的競爭能力與整體實力,山東省已經把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作為發展山東新優勢的最重要推動力量,并將其擺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在政府的工作報告中與“十一五”的規劃中更是對山東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做出了最具有戰略性的規劃部署。所有這些都將為山東省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一、文化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80年代的中后期,大批量的出現了“文化”熱。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了當時的文學界對傳統文化已經引起了關注。學術界注重的是上層文化,而文學界比較注重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地域文化,如:齊魯文化、陜甘文化、巴蜀文化、關東文化、江淮文化、沂蒙文化等等。如此一來,文化產業作為經濟與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隨之文化產業與發展就很自然的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
在產業文化的知識浪潮中,經濟與文化相滲透從而形成了新興產業。業內人士對這種文化是按照工業的標準來界定的。而國家統計局將“文化以及與其相關的產業”界定為: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與娛樂產品的活動。根據部門的管理需要、對文化產業鏈與活動特點明細分為:出版發行、新聞服務和版權服務,電視、廣播及電影服務,網絡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文化藝術服務等等。
文化產業在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在很多地區和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在我國,山東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源地,有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跡、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典籍都是山東的囊中之物與文化資源。山東有取之不盡,而又用之不竭的歷史文化源泉,有宏偉壯觀的發展歷史、豐富多彩的社區生活、改革開放所創造的輝煌成就、鄉土氣息濃厚的民間文化,這些都為傳統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巨大價值。
二、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山東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山東是禮儀之邦,又是孔孟之鄉,同時擁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是文化傳統、文化創新資源和文化底蘊豐富的文化大省。同時作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擁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與文化遺產還有歷史名人與文化典籍都是本省特有的豐富文化資源。改革開放帶來的輝煌成就、鄉土氣息濃厚的民間文化、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波瀾壯闊的歷史發展,都是取之不盡的,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都為現代經濟的創造了巨大價值。山東省還被文化部稱為“中國的民間藝術之鄉”。目前,山東省的人口總數位居全國第二,本省擁有廣闊的市場資源,為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另外,山東的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山東省擁有的不可估量的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在各種優勢中已經逐步的被釋放出來了。
(二)山東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首先,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差異的產業,但都是以文化為主,然而彼此的目標、策略、方式與性質都各有不同。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文化中通過各種產業方式的運作而能夠被生產出的那一部分,就是文化的盈利性。而公益性文化是公共性質的,而偏重于社會公共需要的滿足,它的目的不是盈利,就不能被納入到產業的軌道當中。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卻常常攪在一起,這樣既影響文化產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和企業化的進程,也會使得文化事業趕不上公眾與社會日趨增長的公共文化的需要。其次,思想觀念的陳舊,根本不適應現在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中國雖然是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創造了輝煌的民族文化,但也有落后與守舊的一面。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屬于產業問題,即市場問題,而不是傳統事業問題。因此,很多傳統文化的觀念和現代產業的發展理念是彼此沖突的,這也是產業發展障礙。而功利觀與倫理觀念就是相沖突的,另外,法治與人治的觀念也是相沖突的。再次就是文化運行機制不靈活,管理體制不順暢。此外,現行的融資體制與文化產業的投資都嚴重的滯后,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與文化產業投資嚴重不暢,這樣就使得急需資金來扶持的產業文化項目也只能是望梅止渴了。第四就是區域有明顯差異,結構分布也不均衡。東部的沿海地區比較發達,而中、西部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是規模小、總量少、產業聚集力弱,嚴重的落后于東部的沿海發達地區。最后就是開放的程度不高,投資的渠道也比較單一;文化產業的人才隊伍的素質不高,嚴重影響后續的發展。
三、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策
對于山東省的文化發展產業中的現存問題,我們應該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驗,用以加快本省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是應該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樹立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期經營與戰略意識。二是要著重的解決機制與體制的問題,并進一步深化文化產業體制的改革。三是要完善與落實文化產業的政策,創造有益的社會環境能夠有力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四是要大力發展山東省的文化要素市場,促進居民的文化消費。五是要調整與優化有關文化產業的結構,拓展融資渠道。
四、結語
文化產業是我國第三產業中的重要行業。隨著世界各地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產業文化也在快速發展,并且已經成為了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潛在力量。正確地認識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并深入地研究其發展的對策與方向,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產業的競爭,這是實現山東經濟飛躍發展的一大突破。
參考文獻:
[1]王存福.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思路[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2(2).
[2]韓 英.山東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前沿報告,2008(5).
[3]王麗梅,牟芳華,董西明.山東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