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舞蹈來源于日常生活中,是群眾自我娛樂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群眾舞蹈更加的被人們推向多元化的方向并賦予其內涵,在這過程中隨之而出的便是在各種矛盾充斥中群眾舞蹈存在的問題以及人們對其未來發展的趨勢的思考。
關鍵詞:群眾舞蹈;主要問題;未來趨勢
一、群眾舞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重數量不重質量。在多元化文化的發展中,人們對于群眾舞蹈愈加推崇,在一定程度上會使群眾舞蹈創作者們在利欲下盲目地創作,只為跟風隨大流使現今群眾舞蹈作品良莠不齊。而群眾舞蹈本身存在一定的廣泛性,對其的具體意義并沒有太大的限制,這使得群眾舞蹈在鑒賞方面也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對于群眾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第二,傳承性差。現今在全國性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中,相繼出現了一些優秀作品,開創了群眾舞蹈創作的新局面。但這些好作品大部分僅出自于一人之作。另外,在現今流行文化的充斥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于傳統的精神文化不屑了解,使其發展的時段出現斷層。因此,培育新一代的創作骨干是當務之急。從基層抓起,舉辦各種類型的舞蹈創作培訓班等,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舞蹈表演,給予下一代更多的實踐平臺,不斷提高群眾舞蹈發展的業務水平,促進和繁榮群眾舞蹈創作。
第三,群眾舞蹈硬件、軟件設備配備不齊全。如今,在許多地區群眾舞蹈硬件配置大都由這些愛好者自身提供與保管,而對于各種文化表演也是出于愛好自發的組織與表演,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中繼續存在,缺乏組織性與紀律性。
第四,群眾舞蹈宣傳力度不足。在現今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在各種現代化精神娛樂的沖擊下,群眾舞蹈極易被人們所遺忘。所以應該對其加強管理與培訓。
二、群眾舞蹈活動的發展趨勢
當前,群眾舞蹈已得到大范圍的推廣普及,今后群眾舞蹈如何向團隊化、專業化發展是必然要面對解決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常見的團隊形式有文藝隊、舞蹈團等,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群眾舞蹈的進步,而各種舞蹈比賽和文藝晚會不僅提升了群眾舞蹈的整體水平,還創造了許多優秀作品。與科學技術的結合也會是今后的一大趨勢,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群眾舞蹈也必定要丟棄一些過時的元素,融入現代化新元素,利用虛擬平臺技術,可將舞蹈傳遍世界各地,這有利于群眾舞蹈的傳播和交流,也有利于推廣好的作品?,F代群眾舞蹈的主體是老年人和兒童,青少年目前還難以接受這種形式,但年輕人才是青春活力的象征,是社會的希望,因此要想把群眾舞蹈發揚光大,還得靠在年輕人中推廣,鑒于他們的學業壓力等問題,傳播群眾舞蹈應從學校開始,開設專業課或以課間操的形式慢慢宣傳,讓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放松身心,得到藝術的陶冶,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必將是群眾舞蹈今后的一大方向。
舞蹈藝術本身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不僅可以給予人們賞心悅目的直觀形體美,而且從深層次反映了人們給予藝術的內涵,從而獲得審美情趣和美感享受。因此,審美價值也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而舞蹈又是現在和未來社會中極有前途的藝術門類。所以以群眾為主體具有廣泛性的群眾舞蹈在未來社會中更被人們所接受。隨著人們的不斷需求,群眾舞蹈同時可以容納各種年齡層次的人們。因為這種藝術形式可以寄托和表達人們喜怒哀樂的思想情感。而他們不僅是舞蹈藝術的參與者,而且是群眾舞蹈的觀賞者,在這種循環中可以使其有更廣泛的宣傳力度。而在長期的歷史文化的沉積中證明群眾舞蹈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既然群眾舞蹈是舞蹈藝術事業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群眾舞蹈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對于廣大群眾的各種舞蹈活動給予大力扶植,積極組織、熱情服務、善于引導。要廣開門路,除了舉辦各種類型的舞蹈講習班、培訓班、組織調演、文藝晚會等外,還要提倡企業、單位舉辦各種比賽,以至舉辦家庭的自娛性舞蹈比賽,多渠道地開展舞蹈活動。為了群眾舞蹈的明天,必須重視普及舞蹈文化的教育,向群眾講授舞蹈基礎知識,啟發群眾自覺的舞蹈意識,提高藝術修養、舞蹈素質及審美能力等等。為了群眾舞蹈的明天,更不能忽視對中小學生進行舞蹈文化教育。目前我市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起色,每年都有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但還不夠重視,建議教育部門從現在起,在有條件的學校著手配備師資、增加設施,象重視體育那樣,盡快在中小學增設舞蹈課,讓學生接受形體訓練來提高舞蹈基礎。學習舞蹈藝術作為美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藝術修養、審美意識,陶冶高尚情操,增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結語
現如今,群眾舞蹈已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來,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發展的社會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群眾舞蹈,但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人的意識,只有跟緊潮流,在現有舞蹈的基礎上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使之與人民大眾的要求相符合,與時代相適應,才能保持欣欣向榮的局面,永久性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付 瀾.繁榮社區群眾舞蹈文化的五個抓手[J].企業文明,2012(05).
[2]肖 琳.淺談群眾舞蹈的特點及發展[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04).
[3]牟頂紅.廣場健身舞研究現狀綜述與趨勢展望[J].科技風,2010(24).
(作者簡介:蔣艷(1982-),女,研究生在讀,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