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質遺產是當今世界為保護古老的各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項重要的措施,它對于保護人類的歷史文明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誠然,在近二十多年的保護的經歷中,我們國家和世界上各個國家一樣或多或少地遇到了相同的非遺如何保護的問題,如是否所有的發現的被認可的非遺財產都要劃入保護的范疇,對于一些在多個地區有相同的項目是否都一并申請還是集中申請?對于已經在現實社會上沒有客觀使用的是否要申請?在申請成功后該如何繼續發揚利用,最終能否達到發揚光大的可能性。文章就非遺的保護狀況和將來如何去保護作一些探索,以期得到在非遺保護領域中的專家學者的重視和分析,更好地在日后的非遺的保護中發揮作用。
關鍵詞:非遺分類; 保護方式 ;如何保護非遺;推廣
據《南方都市報》2012年12月19日B13版報道,“中國非遺法制建設學術研討會”(由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煞費苦心遺產研究中心主辦,于2012年12月15日在中山大學舉行)的信息知道——“非遺保護:學術要先行,更需跟進。”從中可以看到我們非遺保護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要亟需解決,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對人類的非遺財產進行合理的保護和推廣。這次會議就非遺的保護界定作了深入的探討,各位專家學者就當前非遺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論述,可以從中體會到在非遺保護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值得在今后的非遺保護中去借鑒和學習。
一、法規對非遺的保護功能
研討會中提及越秀公園周邊歷史上曾經聚集著眾多的客家群體,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生存空間,所以客家山歌這項民間遺產得以留存,也有反面例子,如貓德村被改造了,里面的祠堂、河涌、扒龍舟、農民工等等也逐漸消失了。說明了生態的保護空間消失了,隨之消失的就是這些在文化生態中生存的各種文化遺產。另一方面,關于客家山歌,由于客家人的歷史原因,在全中國占有一竅不通的份額,而客家人所產生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據記載,在不同省份的不同地區、市縣有記錄的客家山歌列為非遺申報的不下十家,這里因不同區域的申請是否有重復的成分,如果各個地區都以本土的利益提出申報,在申報過程會不會浪費資歷源,況且不說日后的維護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監于此,要做好資源整合,共同開拓是很有必要。基于以上的三個案例,在法規層面有必要進行一些界線的劃分才能有利于今后非遺的保護。在法規的詳細規則有一個非遺的申報指引,是對日后的資源利用和申報成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政府在非遺項目中的角色
政府在非遺保護中的作用,是具備指導和決策的作用,在政府的管治范疇內,有對非遺財產進行挖掘保護的的責任和義務。非遺的保護工作應當納入政府施政的日程表中,作為政府的一個發展文化的項目來抓,才能突出對非遺的急切性保護,在具體的非遺保護工作中,我們已經遇到了很多由于傳承人因年老體弱,在沒有很好地把所掌握的非遺寶庫讓后人接班就已經過世了,在錘胸嘆息之外,就是提醒我們要抓緊對非遺的整理和發挖掘,早一天對非遺的收集整理就是對歷史有多一份的負責任。在非遺保護中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和政策、資源支持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啟動一項非遺項目,在政策范疇保障下,要有各種資源支持下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政府的地位和領導角色是在非遺活動中很重要的。
三、民間組如何發揮在社會中的作用
民間組織的作用在于存在于民間的基層中,對社會的許多具體事情有著比較值接的認識,重視和合理利用民間組織將是在非遺保護中起到極大的作用,但是民間組織會一定程度上帶有角度上的盲點,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認知的困難才能對保護非遺有一定的幫助,否則會失去社會上的共同認識。如:(1)地域的宗派色彩;(2)局部的利益色彩;(3)客觀認識上的偏差。地域的宗派就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幫派群體,在社會發展上多是以宗親的形式實現定居生存的,在確定非遺的過程中難免會帶有偏向家族的一個認同,就是對家族的東西增加重心。局部的利益就是民間組織都是在一定區域內開展活動的團體,自然在某個特定的地區和行業有一定的利益追求,在非遺的落實上有一定的衡量,產生傾向有利益的方面,客觀認識上的偏差就是知道層面的認知產生不同的感受,也會左右著非遺的花落誰家。綜上所述,民間組織在非遺的保護上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我們在保護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民間組織在地區性上的近民間近群眾近基層的便利條件,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
四、非遺項目的申報前的社會調查
上面開頭等說過如客家山歌這種具有一定的特色的文化遺產,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是有相似的情況,這是由于我們國家的歷史原因所造成的,同時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也是以血緣為特征的分類,宗親是維系群眾最大的紐帶,因而我們要認真認識在社會上的非遺項目的社會性能見度有多大,因為這個社會性認知會有好大的程度左右著非踐項目的成功申請,以人口為基本條件形成的社會性關系對非遺的產生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在社會實踐中的調查就是加深對非遺項目的了解,同時也會給我們在申報工作有一個極好的參照物,
五、非遺項目立項后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存檔方式
當我們在非遺項目立項時,重要的是在有效的法規指導思想下進行比對而得出來的項目,將是一個有代表性的非遺的產物,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遺確定項目立項后有一個好的方法對于確保成功申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不妨在這里作一個分析和提煉方法的命題探討。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現由非遺的總綱要,劃分細項。(2)整理出項目的重點,落實到在項目調查時做到必做了解的是哪些指標。(3)歸檔的明確性要做到準確度高一些。
六、收集非遺對現代社會生活的影響事項的證據
能夠作為非遺的產物一定是在特定的某個地區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的充滿當地豐富的人文積淀,對一方水土和一方人們有著極深遠的影響的事件,我們要對所在地區的人文有一個總結的時候,務必要對這個事情作深入的了解,才能確切地知道有可能成為非遺的項目在這個地區的具體狀況,它的前身和未來將是怎樣的情形。在進行了解情況的時候,我們要對該地區的風土人情作一個大的概略性了解,然后從中理出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事件作深入的分析,把這個在當地有著一定歷史根源,對當地的人文狀態有著影響力的事件劃歸一個系統的范疇當中,概定為非遺的基本項目。
誠然,在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一些古老的人文景象已經是掩沒在日趨簡單方便的現代生活方式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在世界文明還沒有來得及影響的地區隱隱約約地存在著歷史上曾經對當地的社會文化有過影響的人文景象,這一些在今天將有可能成為非遺的事物,正是由于社會的發展具有的可覆蓋性,有可能在將來的一個時間里要被忘卻的那些人文藝景象也會消失在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中,所以在現代化發展下,一些在過去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占有一定地位的人文遺產,已經在現階段的社會現實中所掩蓋了,為此,在尋找那些對過往年代有著一定影響力的事件就成為非遺的基本條件了,而這些對當年有一定的影響的文化遺產,在當時的歲月是有一定的大眾化,有相當多的當地民眾受到這種事物的渲染和自己的愛好,參與到這些事件的推廣,然后在較長的時間里為這種對人的精神形態有著比較明顯的事件產生依賴,成為一種精神支柱。
我們在對某一個假定的非遺項目進行探討時,就要想盡辦法去到民間對一些該項目有支持的地區找尋一些物證和人證來鞏固該文化遺產的歷史意義,如通過對了解該項目狀態的人,更多的從他們當中找到一些有形的記錄和能通過聲音、動作反映這一個項目的真實狀況,重現當年所流行的場景,還原一幅當年的畫面,讓當代的人們深深地置身于其中,領略其魅力,感受它的歷史地位,受到它的感染,從心中得到了一種愉悅的享受,所有這些在歷史的過程中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帶來了歡樂的精神生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都是值得保存和發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判別那些在民間的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這些事件,要注意收集和保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更要做好宣傳推廣工作,作為一項事業來弘揚,在沒有落到要保護的時候就要適當地做好保護工作。
七、非遺項目申報成功后如何繼續為社會發揮作用
能夠取得申遺成功,正是對當地的這一個人文項目的肯定,也是對這個地區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的作一個全面的了解,通過申報過程的整理和挖掘,對于成為非遺的項目是一個綜合和發展的機會,當一個非遺項目得到成功申報后該怎樣為社會服務,筆者認為有這幾個方面要做,首先,把非遺項目做成宣傳資料,在社會中廣為傳播,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對這個非遺項目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其次,就是對這個非遺項目做成樣式方便群眾認知的需要,可以加深對這個非遺項目的了解;再次,在一定的群體當中集中宣導,最后,有計劃地在群眾中加強落實對這個項目的實用的機會,達到加深的作用。
八、如何完善非遺項目的總結及社會標志作用
非遺的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會因為資源的枯歇而停止的,只要人類的存在和發展就會有文化文明的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就會產生文化的積淀。為此,我們在每項非遺的成功申請之后要作系統的總結和歸納,務必使她成為一項對后世和后人有幫助作用的項目,這才是非遺保護的歷史意義。
成功申請保護的非遺項目一定有著她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和內涵,在完成一個非遺項目時我們就要作一個周密的分類,以便使成功的非遺能發揮她的最大作用,讓她在現實社會中發揮本身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嚴作山.聚焦時代高起點[M].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鄭 璇,共產黨員,大學本科,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民樂系二胡演奏專業,現供職于深圳市寶安區群眾文化藝術館培訓輔導部,深圳市民族管弦樂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寶安區流行音樂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2011年獲深圳市第七屆外來青工文體節器樂大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