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臺表演藝術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從生活中來,通過表演藝術的修飾再回到生活中去。通過典型形象的塑造,從而感染、打動觀眾。使觀眾在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要想達到這種藝術境界,要求演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和表演水平。筆者是一名莆仙戲曲演員,戲曲是我生命的支點。從藝校畢業至今,在筆者二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曾主演過如《烽火奇緣》中的二夫人,《雙嬌公主》中的四公主等多個角色,每每都一絲不茍地去做。這些角色不僅構成了筆者豐富多彩的藝術人生,也讓筆者對戲曲表演有了更深的了解與體會。特別是在接受了《太湖女俠》一劇中熊雙飛這一角色的任務后,筆者全心身地投入對角色的塑造,用汗水和心血來驗證自己對戲曲表演藝術的認識,無愧自己的努力。文章總結筆者二十多年演藝生涯,對如何提高表演藝術水準談些心得體會,請同行指正。
一、刻苦訓練和合理運用基本功
戲曲通過唱、念、做、打、的四功五法來展現劇中情節,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去傳達情意,按照角色情感需要,運用不同的表演手段,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以求得完美的藝術形象。
筆者從事演員這一行業以來,藝術實踐告訴筆者,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底,需要演員付出畢生的精力去勤學苦練。但是如何運用表演的技巧,掌握表演的正確方法,來塑造人物的形象則是一件更難的事。從學校到舞臺,從理論到實踐,在多年的表演實踐中,筆者對表演不斷地探索、研究,每演一個人物都注重角色的不同和差異,為成功塑造好劇中人物形象,從分析劇本到體驗生活,努力琢磨人物的每一次出場的動作、人物的心態和外部表現、言行舉止、喜怒神情等,做出一些有益的嘗試。筆者有意識地拋開自己,努力走進人物。經過多次努力,總結出了角色差異的真正含義,使每一個角色都呈現出不同的個性光彩。
隨著舞臺實踐逐漸增多,對表演的感悟和理解也在逐漸加深,筆者對人物的認識也不斷升華。于是,在表演中,便能更嫻熟地調動各種表演技巧去塑造劇中人物形象,挖掘其內心世界。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進行一次成功的藝術演繹,不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努力掌握各種藝術表演元素,要妥善恰如其分地運用,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將演示生活的思想情感、藝術語言貫穿整個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去。而只有賦予真實的情感,演員所表演出來的人物才不虛假、不造作,而是更加生活化。
表演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美,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演員無論飾演什么角色和行當,表演的身段、動作等都要流暢、自然、逼真,給人以美感,迎合觀眾的審美期待。成功地塑造人物是為表現劇情而服務的,作為演員必須認真去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加上對劇情的深刻理解,對人物外在的準確表現及內在的情感的細膩體驗,才能熟練的利用表演的技巧和手段,去生動地刻畫性格鮮明,血肉豐滿的舞臺藝術形象。
二、努力把握劇中人物個性
人物的個性是人物在具體生活中的情意姿態,是這一人物區別與其他人物的特征,是戲曲藝術動人情懷的眼眸。掌握人物性格基調,主要從劇本的情節和人物的行為、語言中去挖掘,劇情是人物性格的載體。為了更好地刻畫人物。每次接到新的表演任務,筆者都仔細地分析劇本,琢磨每一句臺詞到每一句念白、琢磨人物每一次出場的動機,交流的對象和目的。扮好了戲,在沒出臺的時候,先想想自己在這出戲里,扮演的是什么人物,什么身份,多大年齡,演的這出戲是什么情節,根據劇中人物的思想生活,把自己融進去。揣摩好了人物個性特征,才能塑造人物形象,才能把這個人的思想感情,從外形上表達出來。一名演員,不應該只是一位演技嫻熟的藝匠,能把劇中人物很自然地搬到舞臺上,讓觀眾認可接受,才是重要的。不論什么行當的演員,舞臺表演藝術是一個情感性很強的藝術門類,所有的藝術表演都要準確地捕捉人物的情感、個性,設計與之相應的行為動作,既要有貫穿始終的、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才能給觀眾高品位的藝術享受。人類復雜的情感是極其細膩的,這需要表演者深入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因為它是滋養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養料。
三、理解藝術與生活的辯證關系
和生活對照,戲,本來是假的,但要假里透真,不過這并非要求和生活一模一樣,而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舞臺上二個軍士就可代表二萬軍兵,演員區區數步圓場即可代表萬水千山,人們從來也沒說這樣的表現不真實,因為真實在這特定環境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要在一種虛擬的想象中領略到藝術美。對于觀眾來說:“明知是假,偏作真看,真見到真,反而覺假”。而演員是:“基礎于真,提煉于假”。這是藝術作品與生活之間的血緣關系。演員做虛擬動作,要想叫人家相信,首先的虛擬的合理。演員要做派,要求演員在舞臺上的動作一切合理,而一切又像真的。藝術和生活是分不開的,演員在舞臺上的表現,決不能離開生活根據,但必須把它舞臺化,不能把生活中的原貌,一成不變地搬上舞臺,生活中的動作經過藝術加工,夸大、美化、集中而有力地表現出來,才能強烈地感染人,讓人產生真實感。舞臺上以假作真,這是一種辯證關系。
我們戲曲表演中的程式,是生活的高度加工,與生活中的自然形態又有很遠的距離,如果我們從演員的角度來要求,就要掌握技術,只有掌握了最根本的技術,才能表現生活,才能把生活提煉為藝術,通過技術來表現心情、性格和思想。表演程式與生活相結合,首先演員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夫,同時又要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借以塑造人物,這是戲曲藝術的特殊手段,沒有這種手段,僅憑著內心體驗和一個人的生活經驗,是上不了戲曲舞臺的。
時代不斷前進,社會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大力倡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今天,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愈加強烈。藝術無涯生有涯,讓我們孜孜不倦,在戲劇表演藝術的征程中,通過有效的學習途徑不斷提高藝術技巧,創造無愧于民族,無愧于時代的藝術精品,使我們的藝術生命不斷延伸。
(作者單位:莆田市荔城區莆仙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