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動式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方式中不可替代的一種,經調查顯示,互動式教學通過營造多邊互動教學方式,使教學質量大為提高。該模式要求教師在充分掌握必備的知識基礎上,采用各種方式以及輔助現代教學工具,通過課堂講授、課堂提問、分組討論及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
關鍵詞:互動教學;教學質量;大學英語
一、引言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構建切實可行的“互動式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質量及老師的教學水平,我們采用了互動式教學手段。調查顯示,互動式教學進一步增進了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對提高學生英語讀寫能力起了巨大作用,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各種互動式教學方式脫穎而出。
傳統的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只講究一味地向學生強行灌輸一系列知識,卻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其中真正的要義,最后換來事倍功半的結果。
而互動式教學采用一對一,一對多等雙向互動全面互動等方式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實現課堂以學生為中心,老師不在只是將自己的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與老師交流互動過程中熟習應掌握的知識,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實現知識與情感的同時溝通。現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董亞芬主編的《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第二冊第三單元為例,闡述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學質量評估。
二、課堂教學設計
采用“互動式”教學的重要原因是改變傳統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單一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基本的互動式教學分為前期準備、課文學習及情景模擬三部分。此外,教師授課時在使用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實現知識的直觀化、具體化、形象化。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的目的在于通過一系列準備活動調動學生學習此課內容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求知欲望強烈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教材第三單元《我為什么當教師》講的是主人翁舍棄追求金錢和權利的工作選擇做教師的種種原因。針對第三單元的內容,課前的準備活動安排了視頻放映、問題討論兩部分。
1.視頻放映
選取電影《下一個奇跡》中梁凱恩求職一段五分鐘左右的片段。將學生引入社會中求職的情景中,給學生帶4PqWJGzFI5GZ2rysHgokig==來思維上的強烈沖擊,使學生引起對現實生活中求職的暢想,這也是對于正處在校園中學習的大學生缺乏工作意識的現象的沖擊。通過視頻的放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將學生引入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情境中,對即將學習的新內容做一次充分的思想動員。在觀看視頻后讓學生對電影中人物的行為進行評析,加深學生對視頻中情境的理解,調動學生的感官器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問題討論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主要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你對大學生假期實習有什么看法?
你對未來的工作有什么設想?
在小組討論之后邀請幾位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小組討論形式既能帶動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又能鍛煉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同時引起學生對未來、對自身的思考和規劃,從而加深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二)課文學習
針對大學生目前的英語學習狀況,課文的學習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聽力錄音。在學生預習過課文的基礎上,安排學生聽課文錄音,使學生在熟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自己的聽力及口語的發音,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大意的理解。在聽覺、視覺共用的基礎上鍛煉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及聽讀能力。
2.問題提問。在學生聽過課文聽力錄音的之后回答問題,一方面鍛煉學生聽力,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鍛煉英語的平臺,使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當然這一步驟的問題不宜太難,盡量提問表面層次的問題避免深挖課文知識理解層次的問題,以免給學生帶來挫折感。針對本課內容,可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What kind of a person do you want to have as you future b3EQZ5kbzSNl/mzbCWI90vA==os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hero of the passage?
What kind of job do you want after graduation?
3.段落大意劃分
劃分段落是對學生在篇章結構理解方面的檢測,也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測,更是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更高層次的要求。通過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劃分文章的層次,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能使文章層次清晰明確,從而使學生更好學習其中的要義,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學生可以基于每段的段落大意的基礎上分析段落之間的關系,從而總結出文章的脈絡,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同時也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
4.內容講解
采取分段講解的方式。在講解之前,邀請一至兩名同學先對自己認為是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如果有沒有提到的知識點,老師進一步進行補充。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知識的深入淺出,舉例時盡量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或以本班同學的親身經歷為內容做例子。這樣做,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深挖文章里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尋找知識點的同時意識到自己在知識方面的欠缺,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主動性。在大學這個學術寬松的氛圍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更重要的是,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發現學生在理解文章及知識點積累方面是否有不足,有助于老師下一步教學的主要方向,為老師教學的對癥下藥提供依據,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三)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不僅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主旨有一個系統全面的掌握,同時要求學生吧自己放入文章的情境中 ,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角色扮演,人物對話,主旨升華。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掌握要求記住的知識并且運用自己豐富的聯想能力以講故事的方式對課文更深一步發展。在本課中,可選取三位同學,一位扮演主人公,一位扮演校長,一位扮演校長的妻子,三人進行人物對話。通過情景模擬,學生能夠更加熟悉課文內容。同時,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根據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進行表演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導向,教師為輔助的較為靈活多樣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幫助下,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授、課堂提問、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形式進行。互動式教學不僅可以把學生從教師一味講學生一味聽的單一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還賦予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運用體驗課本知識的靈活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取得了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項重大改革。
參考文獻:
[1]董亞芬.大學英語精讀2(第三版)[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何浩峰.簡論課堂互動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2002(7).
[3]時 光,張紹學,羅曉芹.高校教學模式改革與“互動式”教學模式初探[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0).
[4]金臣國. 多媒體環境下互動式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探索與思考 [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
(作者簡介:楊 清,女 ,助教,黑龍江省伊春職業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