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常常成為學生學習語言的障礙。本文論述了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意義及原則,并且提出了一些如何在平時的學習中向學生導入文化知識的建議,以期能夠推動高校英語教學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文化導入;原則及方法
一、文化導入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美國教育專家溫斯頓布在談到語言教學時曾經有過這樣的表述:如果只是單純的教授語言技巧而不讓學生了解他國文化,那么培養的就是流利的傻瓜。由此可見文化導入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文化的導入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知識文化,包括英語國家的經濟政治概況,歷史地理等背景知識,這些知識缺乏會導致閱讀時出現理解偏差;其次是觀念,民族的價值觀對于語言的影響力是十分重大的,東西方觀念的差異是非常巨大的,觀念的差異也會導致理解上的偏差;最后是詞語文化,學生常常用本國語言的角度出發從字面上來翻譯英語,結果往往一頭霧水。例如soft money不是指紙幣,而是指非法的政治選舉;dollar sale不是指出售美元,而是所有的商品都以1美元拋售。這些用法不是英語國家人士基本都會搞混。還有一些特殊的引申意義,例如美國著名的驢象之爭,donkey代表的是民主黨,elephant(代表的則是共和黨,fat cat則是競選活動中重要的捐助人。適時的向學生補充這些文化知識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二、文化導入的原則
文化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具有無數個分支,但是高校英語課堂的容量是一定的,教師不能將文化的方方面面都進行深層次的解析。但是,教師在進行文化導入的時候必須在一定的語言框架內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文化導入時要遵循系統性原則,抓住重點進行導入,盡可能的讓學生對英語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形成相對比較立體的文化知識體系。其次還要遵循實用性原則,導入的文化內容應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涉及到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學以致用,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文化導入時,還要兼顧到學生的興趣,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面進行適時導入,并且與高校英語教學實踐相結合。
三、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
通過對比法導入。只有通過對比才能讓學生發現英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地理、宗教、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對比。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認知是有偏差的,例如在漢語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往往是反面的,例如“狗腿子”“狐朋狗友”等,如果學生用漢語中的意義去理解英文中的“Lucky dog”肯定會有意義上的偏差。“dog”在英語中代表的是“忠誠”“人類最好的朋友”意象,因此很多人會說“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或者”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個人都有得意的一天”(凡人皆有得意日),而漢語中“愛屋及烏”到英語中翻譯為“love me ,love my dog”就不難理解了。
通過典故進行文化導入。英語中的典故通常來自于希臘傳說或者圣經故事,例如“達摩克利斯之劍The Sword of Damocles”,表示隨時都有可能到來的危險;“阿基里斯的腳踵The Heel of Achilles”用來表示某人的弱點,這些典故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就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包含著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向學生講述這些典故的故事能夠讓學生對歐美國家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致于產生歧義,在運用這些典故時能夠為自己的寫作增添亮色。
通過大量的試聽材料導入。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高校英語教學能夠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充實課堂,精彩的視頻和音頻材料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另外,一些經典的歐美電影本身也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讓學生多看多聽有助于他們了解英語國家的價值觀和文化習俗。
通過閱讀材料進行文化導入。閱讀是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讓學生迅速的提高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浸潤在英語文字中,不斷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通過經典的外國文學名著來培養他們的語感,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表達方式。通過不斷更新的國外期刊雜志來了解英語國家的動態,了解他們最新流行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個階段可以由易到難,文學名著可以先從中英文對照的版本看起,逐步過渡到純英文的方式。期刊報紙也可以從中英文對照版本或者中國地區出版的英文報紙看起,例如21世紀報,China daily 等看起,逐步過渡到The New York Times等。
通過詞匯進行文化導入。詞匯是組成語言的基本元素,離開了詞匯是無法表達語言所承載的意義的。高校教師可以利用講解詞匯的機會向學生輸入文化知識,講授同一個詞在中英文意義中的差別,例如上文提到的“dog”,還有“green”“fox”等,通過詞匯的差異來導入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際教學中重要的路徑之一。
四、結語
語言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交流,而交流的基礎就是意義存在共同的空間,因此,語言教學不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只有了解好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才能夠更好的與其交流。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應該得到重視,避免學生成為“流利的傻子”。作為大學生,只有無障礙的交流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高瑩瑩.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2(18) .
[2]肖 凌.論跨文化交際在法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05).
(作者簡介:門鵬銳(1982.12-),男,陜西咸陽人,助教,本科,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