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各院校在大學語文課程中掀起改革熱潮,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勢在必行。本文從大學語文課程實踐研究入手,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語文;人才培養目標;人文精神;課堂實踐
《大學語文》是高等學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門非常重要課程。目前,各院校在大學語文課程中掀起改革熱潮,大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勢在必行。本文從大學語文課程實踐研究入手,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一、大學語文課程介紹
(一)課程地位。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語文課程立足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優秀的文學作品培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底蘊,使他們在學有所專的同時,能經常思考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確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價值標準關注社會的發展,關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境遇,學會理解人、團結人,與人和諧相處,夯實從業實力,并為轉換職業提供必要的條件。
(二)課程作用。在大學語文掀起改革熱潮,在高職高專院校發展的獨特性越來越被重視的大背景下,大學語文教學的研究勢在必行。大學語文教學以什么作為自己的定位,是突出工具性還是文學性,是強調審美能力的提高還是人文精神的傳播,是以培養語言應用能力為主,還是以思想素質教育為主。大學語文教育,只有高職高專院校自身的人才培養定位,立足生源的個性發展的特點,才能真正實現大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大學語文課程定位
要進行大學語文課程實踐研究,怎樣定位的問題是首當其沖的問題。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才能在此指導下進行課程建設。
(一)大學語文學科定位研究
1.教學現狀調查。教學現狀調查包括使用教材,師資情況,和學生反映。
2.生源分析。生源分析包括學生知識結構、語文水平分析,使大學語文課程定位與學生個體發展所需相結合。
3.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大學語文課程定位應與專業發展所需相結合。
(二)大學語文課程構建
1.根據課程定位確定獨立學院大學語文課程標準,加強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校本課程的建設。
2.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索。
3.創建獨立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學習評價新標準。
4. 結合學生就業特點,開展ZHC“國家職業漢語能力測試”工作。
三、大學語文課程實踐
(一)基本素材
1.正確定位大學語文課程性質,重新修訂教學大綱,更新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革新,制訂具有我院特色的大學語文教學新方案,力圖把大學語文課打造成受學生歡迎的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陣地。
2.通過建立大學語文課件教案庫、試題庫、學生優秀習作庫和拓展資源庫,使大學語文教學管理逐步實現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為申報精品課程做好準備。
3.設立大學語文網絡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讓課堂教學在課外得到延伸,無限拓展大學語文教學以及師生交流的空間。
(二)課程教學建設實踐
1.《教學大綱》修訂。《教學大綱》修訂中學科定位的問題關系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制定,教學手段的實施,即關系到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
2.教學內容選取。教材的選訂,教學內容確定的問題。因為大學語文課時很少,選講的篇目非常有限,所以內容的選擇以及主題的確立非常重要。
3.網絡化建設。網絡平臺建設的問題。大學語文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文學課程,它的信息量非常大,運用網絡延伸課堂教學,拓展教學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三)課程考核實踐
1.課程考核理由。大學語文的考試評估制度必須改革,否則教學改革將很難取得實效。為什么要對語文課程的考試進行改革,其理由如下:
(1)對于“大學語文”課程的考試,存在著極大的偶然性和不公平性,學生很難通過一張考卷反映出自己真實的語文水平,教師也很難通過一張考卷正確衡量學生的語文水平。(2)以往的考試形式,不可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3)語文是最有趣味的人文課程,也是最獨特的人文課程。
2.課程考核方式與方法。既然傳統考試有著不可克服的弊病,那就應當從傳統的束縛中跳出,來一場革命性的大變革。“自助考試”是一種可嘗試的考核方式。
自助考試是一種開放式的考試,考試不限于課堂也不限于一張試卷。考試時間由兩小時變為一學期。考試內容既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課上向課下延伸。它是一種人性化的、個性化的考試。只有統一要求,基本沒有統一試題。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充分發揮自主性、創造性。考試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積累、探索、思考、辨析、歷練的過程,考試注入了更多的學習探索的內容。
四、大學語文課程實踐成果
具體成果:現有建設情況分析報告;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包括考核方式)、教學進度表;課件、教案庫;試題庫;學生優秀習作庫;拓展資源庫;大學語文網絡平臺。
通過大學語文課程實踐使人文素質培養和職業素質發展產生聯系,改變長期以來人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脫節的狀況,使大學語文教學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使大學語文教學體現專業差異性,改變以往公共基礎課一刀切,脫離學生實際的做法;改變大學生輕視大學語文教育,不喜歡大學語文課的現狀;填補高職高專院校特色教材編寫的空白,呼吁更多的高校教師投入到具體課程的建設中來。
參考文獻:
[1]王寶勛.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芻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8).
[2]張 恒.提高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08).
(作者簡介:張 微(1987.9-),女,黑龍江海倫人,本科,助理講師,黑龍江煤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