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網絡十分發達的時代,圖書館職業面對很多機遇和挑戰,而作為對圖書館職業最簡明的表述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仍然指引著圖書館職業發展的方向。本文從“圖書館學五定律”說起,分析了在其指引下發揮圖書館職業優勢的途徑,提出了一些方案。
關鍵詞:圖書館;五定律;信息檢索;信息服務
印度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S.R.Ranganathan,1892-1972)作為“印度圖書館學之父”一生成就很大,著作頗豐。其中影響最為深遠和廣泛的還得數他于1931年6月出版的著名的《圖書館學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一書。在這部專著中,他提出了被譽為“我們職業最簡明的表述”的圖書館學的五個定律。
這五條定律為:書是為了用的;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節約讀者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五定律用通俗的語言簡明又全面地闡明了圖書館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還是一個永不過時、具有前瞻性的表述,即便在當今這個網絡發達、信息爆炸的社會,五定律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阮岡納贊五定律自誕生至今已歷80余載,在當下,讓我們暫且把“書”換成“資源”。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網絡上傳播供人們查找,但我們在眾多信息中又很難找出真正需要的信息。所以,要像五定律中所規定的那樣,只有讓人找到需要的信息,讓信息找到需要它的人,人類對信息的有效管理才能真正實現。
一、五定律對于信息檢索的指引
五定律的前四個定律都是針對信息和信息使用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的。讓人找到所需的資源和讓資源找到需要它的人其實是信息檢索的行為。
從信息檢索的發展歷史來看,人們在從事社會時間和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識和信息。這些知識很大部分來自人類知識和信息的記錄,即文獻。這就意味著人們經常需要從眾多文獻中準確地查詢所需的情報。
當文獻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要實現這種檢索,就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第一,文獻集合必須具有一定的秩序;第二,必須具備快速查檢這一集合的手段。為了實現這兩個條件,檢索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
1.聯合目錄。聯合目錄通常不限于特定的圖書館,可以把在空間上分散的作品和文獻加以集中揭示,也成為了圖書館員和讀者進行知識查詢的重要工具。二十世紀以來,信息的增長速度是驚人的,任何數據被賦予一定的意義時就成為信息。信息依附于一定的載體時就成為一種存在,這種存在一般不需要經過特定的“社會認證”。這意味著,信息在生成過程中和進入交流系統時都很少受到制約,有了互聯網這個載體,更加快速地膨脹起來。信息的檢索已經不再僅僅是圖書館或者館際之間重視的行為和技術,還是全社會面臨信息膨脹的狀況,對于如何快速、準確地從一大堆信息中找到人們所需要的信息,館際聯合目錄的不斷發展壯大是信息網絡時代圖書館檢索服務更加直觀全面的重要途徑。可以預見,隨著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隨著各類圖書館聯盟的發展,最終館藏目錄會沖破技術、制度等方面的制肘,匯總為一個“超級聯合目錄”。
2.搜索引擎。隨著網絡的出現和發展,搜索引擎出現,為人們查詢信息提供了方便,極快的速度和簡約的界面極受用戶青睞。
用戶使用搜索引擎檢索是利用關鍵詞檢索的方式,即輸入用戶待查內容的一個或多個關鍵詞進行檢索,出現的檢索結果是按照包含關鍵詞的數量來排列所有包含關鍵字的網站。這樣檢索結果信息非常多、不準確,用戶需要在眾多的結果中再分析、查找,實際上還是很麻煩。互聯網內容的組織并不都是標準方式,因此,從搜索引擎得到的一大堆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結果中準確的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就成為了信息檢索的關鍵,也成為了節約讀者時間的關鍵。
因此,搜索引擎還需要在是檢索項細分和檢索結果分類篩選方面不斷提高,做到真正“又快又好”,節約讀者時間。
3.語義WEB。現在大多數WEB內容是由人來閱讀的,不是由進行有意義操作的計算機程序來讀的。計算機沒有可靠的方法處理語義,例如:這是某個主頁、這個是鏈接去主頁中某個內容的某個屬性。只能分散地得到每一個散狀信息。迄今為止,WEB的飛速發展是作為文檔媒體而不是作為數據和能自動被處理的信息。想要從WEB獲得快速準確的信息,WEB技術就不能在亂涂的草稿和正規的表現之間,在商業和學術的信息之間或在文化、語言、媒體等之中存在區別。
語義WEB把結構放進有意義的內容的網頁,而其中的軟件Agents能從網頁漫游到網頁為用戶執行復雜的任務。語義WEB是現有網絡的擴展,能夠更好的使用計算機和人合作,使機器變得有更好能力處理并且“理解”顯示的數據。
有了語義WEB,信息查詢就會準確便捷很多,計算機之間可以直接進行交流,這樣,就不再需要一個一個按照關鍵詞檢索完,再通過人腦的分析得出答案。所以,語義WEB是人們準確進行信息檢索的希望所在。計算機專業和圖情專業對下一代WEB—語義WEB的發展上要加強研發,推動語義WEB的實現和發展,提高網絡信息檢索的效率。
二、五定律對于圖書館發展的指引
最后一條定律: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有機體既生命體,由不同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性質和作用,但彼此間相互隸屬組成一個整體,部分為整體而工作,部分是整體的工具,整體是部分活動的主體,也是活動的目標。圖書館不僅是一棟建筑,一個場所,一個知識倉庫,更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圖書館這個有機體的是由圖書館建筑、藏書、工作人員和讀者組成。
1.圖書館場所。關于圖書館建筑的文獻也有很多,建筑本身在落成之后“生長”方面活躍性不大,但是其中的設施設備發展更新對圖書館場所的“生長”屬性有貢獻。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拓展圖書館可利用面積。圖書館門禁系統使得讀者進出圖書館只需借閱證就能實現在圖書館各個書庫的自由閱讀,是圖書館可利用面積增大的有效方式。圖書館設備的進步還包括自動借還書機等能夠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方便讀者的技術。這些技術的繼續發展是在圖書館有限的館舍面積里,充分挖掘潛能,提高圖書館有效利用的面積、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途徑。
(2)圖書館聯盟是圖書館“擴大”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資源的共享,圖書館聯盟出現,使得單個圖書館因為經費等限制無法再擴大的面積和無法購買的資源通過聯合得到了補充,為讀者獲取更為豐富的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可以視作對圖書館場所的虛擬擴充。可以預見,圖書館聯盟會繼續擴大和發展,聯盟合作的內容和形式也會更加豐富,成為圖書館“擴大”的重要途徑。
2.宣傳和開發特色館藏。館藏的“生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此“生長”不單指購買了多少冊書、多少電子數據庫,還包括如何利用現有館藏開發出新的特色數據庫、學科導航、針對專題的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等對讀者有價值的資源。這些資源經過專業的整序加工,更加利于讀者檢索利用,節約讀者時間。
3.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生長”不是員工的增減或者調動,而是要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和能動性,為圖書館的發展不斷出謀劃策。加強館員學習培訓,制定和完善館員培訓制度。主動學習圖書館的新理念、新技術,根據五定律指引的方向,為書找到合適的人,為人找到合適的書,節約讀者時間,推動圖書館這個有機體向前發展。
4.讀者。讀者是圖書館服務的核心,圖書館一切工作都圍繞讀者展開。讀者的“生長”可以說是圖書館最為重要的因素。研究讀者需求的變化、加強資源宣傳和讀者信息素養教育、加強溝通,做好讀者需求調查和參考咨詢服務,滿足讀者變化的需求是圖書館“生長”的關鍵。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迎來了新局面。讀者數據分析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將推動讀者服務工作質的飛躍。讀者與館員的聯系從過去的電話和郵件地址,發展到網頁、社交媒體賬戶、及時通訊賬戶、博客等,從多樣的渠道跟蹤讀者,將他們的每一次點擊、收藏、分享、加好友、轉發等行為納入圖書館讀者服務分析中,并轉化成讀者服務策略是圖書館讀者服務發展的方向。大數據時代已經開啟,圖書館對大數據的研究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
三、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網絡時代信息環境的變化以及在變化中出現的問題,在阮岡納贊“圖書館學五定律”職業思想的指引下,探討了如何充分發揮圖書館職業優勢,提出了一些方案。認為網絡時代的圖書館必須順應時代的需求,在做好自身各項工作同時,不斷學習前沿信息管理理念、引進先進信息技術手段,處理好自身發展與社會環境的關系,才能不斷“生長”,充分發揮圖書館信息服務優勢。
參考文獻:
[1]徐恩元,徐建華.圖書館學五定律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5(05).
[2] 張曉林.圖書館創新服務戰略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3] 張維明.語義信息模型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4] Ricardo Baeza-Yates,Berthier Ribeior-Neto等.王知津,賈福新,鄭紅軍等,譯.現代信息檢索[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5] 張文彥,武瑞原.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初探[J].圖書與情報,2012(06).
(作者單位:四川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