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在不斷加大,由此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偏差。本文深入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政治觀取向、道德觀取向、擇業觀取向、消費觀取向的特征,并針對其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希望對日后各大高校加強對大學生價值取向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有重要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取向;心理素質;解決方案
一、關于大學生價值取向特征
(一)政治觀取向
政治思想傾向是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核心內容。在政治上,他們追求先進,追隨時代的腳步,關注國家時政信息。然而,不難看出,在其關注時政信息的目的不單單是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更多的表現出了多元化、個人化、功利化。如:“為積累通過各種考試的資本”、“為與他人交談時,有話題可說”等目的。
(二)道德觀取向
在面對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利益,三者發生沖突時,如今的大學生中只有一小部分有純粹“個人利益至上”的觀點,大多數選擇的是“兼顧個人利益和他人、集體的利益”。“舍棄個人利益,維護他人利益,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今社會一貫提倡的主導觀念,而當代河北高校大學生卻表現出了與這一傳統道德觀的較大沖突。兼顧個人利益和他人、集體的利益的思想,在目前的大學生中占有主導地位,這是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在道德價值觀上的一種體現。
(三)擇業觀取向
當前大學生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擇業憂患意識逐步加強了。在擇業目標的選擇上,經濟收入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標準,職業是否能給自己提供更高的發展機會已成為我大學生擇業首要考慮的因素;在對待擇業因素的方面的選擇上,也影響到大學生對“鐵飯碗”的追求,而不是以“穩定的工作”作為主要的標準;在就業觀方面的思想,已經變為了現在的極力尋求個人和社會的最佳結合點,并且多元化、多層次,主動性、功利性增強。
(四)消費觀取向
大學生的消費標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其中有的大學生是既注重實惠又追求高標準消費,有的大學生以經濟實惠為標準,這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觀還是帶來比較積極地作用,引導著大學生正確的消費。但是極端追求高標準消費的同學也不乏其數,部分學生也表現出來了盲目的消費理念,他們盲目購物,隨波逐流,把錢花費在的不僅僅是時尚上,而且還要追求個性、與眾不同,尤其是一些“官二代”、“富二代”、 “啃老族”受其家庭的影響會導致盲目的消費方式,揮霍著父母來之不易的血汗錢,這對他們以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危害的。
二、 解決方案
(一)政治觀取向
1.各大高校應適當加強對大學生的政治教育和引導,增強對我國在國際國內發展形勢的深入認識,增強我們大學生肩負著振興國家和民族重任的意識,定期開展一些譬如紅歌會的活動,提升大學生的愛國愛黨意識,以達到純潔大學生關注國家時事動機,減輕功利化傾向的目的。
2.開展如“關注國家時政,爭做時代先鋒”之類的活動以刺激、加強大學生對國家政治經濟的的了解,令其成為一種風氣。
3.進行相關主題的團日活動,首先提高團員和黨員的政治覺悟,發展先進個人,走“以點帶面,先進分子帶動大眾”的路線。
(二)道德觀取向
1.在大學語文和思想政治課堂中注重培養大學生在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利益方面的認識,從道德觀念上糾正部分大學生的錯誤偏激的看法,提高其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深入理解并認識到將之發揚的重要性。使之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通過老師的力量幫助其建立并堅定正確信念。
2.開展志愿者活動,設立志愿者協會,增強大學生為他人和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思想和實踐的意識,在同學與社會間形成互動,引領大學生真正的進行一些實質性的行動,將“正確的認知”付諸于行動,以達到“知”“行”的有機統一。
3.發揮模范的力量,鼓勵大學生向先進人物學習,并對其進行物質及精神方面的獎勵,引導大學生樹立與時代、社會相適應的道德價值取向。
(三)擇業觀取向
1.繼續鞏固大學生在擇業觀上注重“高等院校”“三資企業”的觀念,將他們的成功事例傳播到更多的院校中去,讓人們充分的認識到這方面帶來的好處,并且努力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培養更多此方面的人才。其中我們也應注意到一些大學生在擇業上注重經濟條件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應繼續引導大學生,既看重經濟待遇,把職業作為生活的基礎,同時又更重視前途發展,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將職業不僅僅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
2.提高學校與社會的交流,與社會上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對“只招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學生”的用人單位給予合理化建議。同時,努力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使之不僅僅拘泥于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實踐機會,掌握實用技能培養其實際能力,發展其愛好和專長,更好的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相適應,從而避免當今大學生盲目追隨考研風,畢竟國家更需要的是實用型技術型的人才。
(四)消費觀取向
1.繼續鞏固大學生在消費理念上兼顧經濟實惠與高標準的消費追求。也可以開展一些倡導大學生合理消費的活動,教授大學生如何消費和理財。
2.針對部分大學生不合理的消費觀,開展講座等改變他們盲目消費、超前消費的錯誤消費觀念,樹立求實的消費觀,使他們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樹立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消費觀念。
3.使大學生深刻了解到父母掙錢的艱辛,不要任意揮霍父母的錢財,把錢花到“刀刃上”。對于自己不是特別需要的物品,不要受商家的誘惑盲目的購買,更加不要隨波逐流,要堅持自己正確的消費準則。
4.我們認為大學生在上學期間可以合理分配出時間,去打工,學校可以為學生打工創造平臺,向大家推薦合法安全的打工地點和渠道,設立一個網站,讓打工的大學生在這里留下自己的打工經驗教訓,相互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
(作者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