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主要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中、初級技能型人才,以適應市場需求。但目前不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能做到學以致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不利于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因此,要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滿足社會需求,就要優化現有的課程設置。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策略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擔負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目標,即使畢業生可以直接勝任工作崗位的要求。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還存在一些問題,致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做到學以致用,無法充分發揮出職業教育的優勢。究其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不利于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因此,要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滿足社會需求,就要優化現有的課程設置。
一、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置重點不突出
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還是照搬高職高專或者本科的一些課程體系,一般分為計算機基礎、電子商務、網站設計等模塊。這樣的課程設置涉及面比較廣,但重點不突出,與中職學校培養目標不相符。其實,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具有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理論,熟悉軟硬件操作,具備一定的網頁設計、軟件開發等能力等,課程設置面面俱到的話,學生學習時抓不住重點,對每一個模塊的學習都淺嘗輒止,走向社會時缺乏一技之長,不能直接滿足企業崗位需求。
2.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材系統性不強,存在知識點重復現象。一些常見的工具軟件如Word、Excel等在辦公軟件、漢字錄入與排版等教學中都會出現;超文本標記語言等在網頁制作、網頁設計與維護等教學中也存在重復現象。教材編寫缺乏系統性,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與教學資源,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課程設置定位不清楚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定位要結合社會需求來定,大部分的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會從事文員、圖像處理等工作,這類工作中不會涉及到程序開發、網站設計等知識,這主要是因為中職生基礎薄弱,對程序開發較難的課程較難掌握,同時這也說明了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的崗位定位情況,越來越清晰地定位在技能型、一線性崗位。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技能型人才匱乏,比如軟件方面,一些簡單的編程工作,一般的高中畢業生經過專門的軟件職業培訓就能勝任,但我國基礎程序員較缺,一些基礎工作也由高學歷如本科生、碩士生完成,大大浪費了人才。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為社會培養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4.課程設置育人不到位
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這已成為普遍的共識,其實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工作為學生的就業服務無可厚非,但以就業為導向不是唯就業為方向,不能因此忽略了中職學校的育人功能。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側重于專業課,而在德育課程開設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甚至有的學校干脆不開設德育課,德育功能由哲學、時事政治課程等來替代,缺乏集體主義、養成教育、耐挫教育等課程,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優化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的策略
1.明確專業定位,培養技能型人才
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的實質是專才教育,學生所學的知識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但要突出至少一個方面的能力,這就需要合理的進行課程設置,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滿足社會需求。當前,用人單位安排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大都側重操作層面,也就是比較看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中職計算機專業要緊跟社會需求,把重點放在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上面,從而明確專業定位。
2.暢通信息渠道,構建校企合作平臺
中職學校要暢通信息渠道,主動接觸社會,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了解崗位對人才技能的要求,同時結合本地經濟發展情況,有選擇性的進行課程設置。校企合作時要在協商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的合作體系,比如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提高職業技能,積累社會經驗,但頂崗實習安排要與專業對接,以免學生在實習中得不到專業技能培養,忽視學生的實習質量。同時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學校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頂崗實習狀況,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另外,用人單位也要積極地向外界公布所需人才,以及對人才質量的要求,給學校培養人才提供目標,從而不斷地調整課程設置,以滿足社會需求。
3.落實畢業生就業跟蹤,及時更新課程設置
中職計算機專業應跟蹤畢業生就業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工作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能通過畢業生的就業了解社會最新動態,從而結合學生就業反饋回來的信息,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為更新課程設置提供信息資料。另外,在跟蹤回訪畢業生就業狀況的過程中,可以分析學生的就業率與就業對口率,進行深入研究,根據需要開設一些職業規劃類課程,從而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
4.發揮學校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中的擴招,中職生的生源質量越來越低,普遍存在基礎差、自卑心強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職業能力的提升,但中職生人生觀、價值觀還處在可塑期,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設一些心理輔導課程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中職計算機專業注重學生的技能培養,但不能忽視育人功能,要開設一些社會公德、集體主義、耐挫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從而引導學生更快的完成由學校到社會的過渡。
參考文獻:
[1]關利華.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J].社科縱橫,2008(4).
[2]王建明.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新課程學習,2011(11).
(作者單位:項城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