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多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英語越來越成為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英語一直是中職學校的必修課之一,也是中職生求職時的基礎技能之一,所以,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中職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顯得尤為重要。但當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筆者在這幾年來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在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學校;英語教學
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職業教育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與普高生不同的是,職業教育主要培養第一線生產、建設、服務等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使之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技術和能力。但因為中等職業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和社會上的“普高”熱,中職生的整體水平遠低于普高生,很多學生沒有學習意識淡薄,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激烈的競爭,處于相對不利的地位,他們覺得前途渺茫,認為目前學習的很多書本內容與就業關系不大,學習積極性不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調動職中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國內外各種研究也證明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氛圍,創造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環境,在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以及形成學生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因此,合作學習方式應運而生,并受到廣泛重視和積極推廣。美國教育學者沃邁特認為:“合作學習是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一、當前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較大,中職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好,中職教育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英語作為中職學校的一門必修課,其本身的地位便極其重要,再加上當前不少用人單位都非常看重中職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將其作為中職生求職的必備技能之一。但是,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卻日漸顯露出一些與需求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
(一)傳統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不能適應學生學習需求
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很少參與課堂交流;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單一,英語課堂枯燥沉悶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缺乏對學生聽力和口語等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實際應用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傳統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很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二)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
中職學校的生源素質普遍不高,很多學生都是因為考不上普通高中才就讀中職學校。因此,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低,英語基礎水平更幾乎是所有學科中最差的,即使有個別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其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不理想。課堂上面對教師的提問,很多學生都不會回答或者不想回答,學習態度十分消極。有些學生雖有心想學習英語,但由于長期形成的懶惰習慣,不愿花精力和時間去重新打基礎,提髙成績。
(三)合作學習的實踐功能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種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單獨依靠個人的能力已經很難完全處理各種復雜多變的問題,并取得高效、優質的成效。在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越來越要求人們整合現有資源,以團隊合作的形式,來解決問題。而合作學習正適應了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和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更多交流機會,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實際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責任意識,進而提升了中職英語教學效果。
二、提供更多交流機會,鍛煉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在合作學習中,學習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小組成員間合作的好壞。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妥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伙伴關系。不僅如此,合作學習還表現在同社會各方面的聯系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等,不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協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可以認為,合作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的機會。
(一)注重小組整體評價,提高學生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突出了每個學生的個體作用,小組活動任務完成的如何,取決于每位成員任務的完成情況。為了提高效率,更好地完成任務,成員之間應該共同探討、共同合作,共同練習,找到合理的分工、有效的方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也增強了團隊意識,讓學生在日后的交際和工作中能更快速地融入自己的團隊,并發揮作用,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溝通、協調、合作能力。
(二)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自信和學習能力
傳統英語課堂中,老師提出問題一般要求立即并且準確的回答。大多數學生,特別是性格內向、學習水平稍低的學生往往羞于在大家面前發言,有的人因不知道答案而焦慮緊張。而合作學習法提供了相對輕松的環境,組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個體之間的競爭轉化為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大大降低了學習者的焦慮感,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增強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和自信心。同時合作學習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體現因材施教,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習不再成為精神負擔,而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活動,重塑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調動了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進行分組時,對每位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學習能力、個性特點要進行深入的摸底,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分組更科學更合理。由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便能夠較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注重開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通過組內互助、互相交流和團隊協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四)能加強溝通,改進師生、生生關系
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并落實溝通式語言教學的精神。教學目標不在于語法知識的灌輸,更注意培養言談、社會語言及溝通策略的能力。它以增強目標語言的溝通能力為宗旨,鼓勵學生把課堂內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教室外的各種真實情境及場合。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轉化為相互合作的良好關系。
總之,合作學習為中職英語教學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既用形式多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信心,又用緊貼現實生活的合作學習方式將學生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使得語言教學更具現實意義,提高了中職英語教學的效果。作為中職英語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以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實用型人才為己任,不斷改進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使小組活動的形式更多樣,效果更顯著。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探索更多更適合中職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樂學英語,善學英語,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 馬蘭,合作學習[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盛群力、鄭淑貞,合作學習設計[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 廖強,論小組合作學習理論在中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D],中國期刊網碩博士論文庫,2006
[4] 林雪松,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期刊網碩博士論文庫,2006 (12)
[5] 黃慧霞,中外教師英語合作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