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劇
《生活大爆炸》/ 2007年開播,已播出至第7季 / 播出頻道:CBS / 搜狐美劇頻道可觀看
《紙牌屋》/ 2013年開播,已播出第1季 / 播出頻道:Netflix / 搜狐美劇頻道可觀看
我是一個忠實的美劇追隨者,盡管劇齡只有兩年多。
最初讓我愛上美劇的是《生活大爆炸》。這個故事非常有趣,劇中四個主人公和他們身邊的人發生的故事非常吸引我?!渡畲蟊ā分?,我開始惡補美劇,如《冷血法醫》《傲骨賢妻》《無恥家庭》《終極審判》和《紙牌屋》,以及英、美新版《福爾摩斯》系列。
《生活大爆炸》體現了美劇和國內電視劇創作思路非常不一樣的地方,它的戲劇性在于讓一群不正常的人遇到一堆正常的事情,讓人欲罷不能。人物的不正常與事件的正常之間的矛盾激發出的戲味非常有趣、但正常的事情,又會讓我們在現實找到很多共鳴。而國內整體的創作思路是,一群正常的人遇到了一些不正常的事情,但正常的人恒有,不正常的事于現實生活中并不常有。
最近兩部國產劇《小爸爸》和《辣媽正傳》比較有美劇的色彩,就是兩個不太正常的人,一開始就把人物的關系和戲劇的矛盾放大,然后去經歷正常事。我覺得這種觀念和方式也可以嘗試運用到電視節目的創作中。
《紙牌屋》是非常獨特的一部美劇。首先它的創作過程非常特別,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美國觀眾的喜好,然后創作了這部電視劇。它的獨特鏡頭語言并非原創,但運用很好,在主角與觀眾之間形成交流的氣場。幾乎是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把觀眾帶到主人公的身邊,成為他一言一行的見證者,甚至是間接的參與者。當主角已經把他的目的告訴觀眾,但觀眾還是不能理解他為什么這樣行動的時候,觀眾對這個戲的解碼能力和劇情發展與觀眾的互動感就非常充沛。
《紙牌屋》涉及的話題也非常熱門,很多有關美國政治。它把現實生活融入到劇情中,讓觀眾在劇中能讀到真實世界發生的一些事情、名詞、時代現象和特征,從而產生代入感。以往觀眾的代入感大多來自于一個旁觀者想象自己是戲中的一個人物或戲的一個部分而產生,但這部劇卻是讓時代共鳴取代想象。
美劇創作模式非常強調戲劇的變化和節奏,嚴格地遵循著3分鐘一個小懸念,5分鐘一個大懸念的規則。比如《傲骨賢妻》《紙牌屋》和《新聞編輯室》。可以說,美劇在工業設計上比我們精準,對生活細節和人物性格、命運的放大手法干凈利落。
美劇最吸引我的還是劇情和節奏,好的表演也很重要。在看過之后,我也會做一些思考,比如像這樣的制作觀念是不是可以用到節目當中,它們的鏡頭語言可不可以用在我的節目當中。

美劇還會傳遞很多有趣的價值觀,從中也能得到很多啟發,獲得一些獨特的觀點判斷。最近看《新聞編輯室》,可以了解美國人對于新聞的態度,對世界的態度,以及他們以這種態度面對公眾后,公眾的反應。
美劇演員對職業的專注度也令人欽佩。吉姆·帕森斯在《生活大爆炸》之后,就很少出演其他角色。9月23日,第65屆艾美獎頒獎,他是第三次獲得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很多美劇演員多年只專注于一兩個角色,很少在其他劇集或電影上露面,而且演美劇的演員與電影演員幾乎是兩個圈子,他們都非常專注于自己的領域。我覺得專注地做一件事非常好。
美劇在國內市場上是受眾群非常清晰的文化產品,在限定的受眾群里很容易形成社交話題。但美劇對國內影視的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較早的《神探亨特》和《成長的煩惱》。國內是在《成長的煩惱》之后,才開始有情景喜劇的創作。
另外,美劇終究還是美國人的戲,未必每一部都符合中國人的收視口味。像在美國有高收視的《穹頂之下》和新版《俠膽雄獅》,在我看來就沒有那么好。包括美國的電視節目或真人秀搬到中國來也未必都合適,如果從產業移植來說,仍然需要進行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