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如何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識字活動中來,達到大量識字的目的。我認為興趣和方法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和識字方法的指導,讓他們樂學、會學。
【關(guān)鍵詞】識字教學 興趣 方法
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識字又是學習語文的基礎(chǔ),作為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shù)量的多少、質(zhì)量的高低將對他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cè)雽W的學生,打開課本看到的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我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進行了一些探索:
1 采用多種途徑,讓學生“樂”學
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為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1.1 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至關(guān)重要的。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處于一種凌駕于學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動輒發(fā)號施令,指揮學生,這無疑會壓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造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局面。教師只有放下架子,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教學,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游戲調(diào)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xiàn)。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游戲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多種形式的游戲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當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1.3 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qū)W生的想象,很難對某個字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教學象形字時,教師可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簡化漢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這些富有動感、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學生感覺神秘,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參與到識字教學。電教手段不僅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簡單、明了和具體,同時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會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大大提高識字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很快領(lǐng)悟字詞的意思。實踐證明,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激起了學生識字的欲望。
1.4 課堂中多表揚多鼓勵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受到批評,則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低年級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哄”孩子,要準備一百頂“高帽”給學生戴,要真心實意地給他們戴。因此,我在教學中常以“表揚”為主,課堂上掛在嘴邊的多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為學生豎起大拇指或和他擊掌,于是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了,課堂氣氛也更活躍了。
2 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會”學
學生的興趣有了,還得把生字正確識記下來,那么該如何指導學生正確識記字詞呢,我歸納了如下方法:
2.1 巧妙聯(lián)想形象識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目》一課的生字,這類字很容易讓學生由字聯(lián)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還有一些字雖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筆畫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圖畫。利用漢字的這些特點可以用聯(lián)想形象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如:學習“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臉,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齒。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子里,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2.2 在比較聯(lián)系中識字
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呈現(xiàn),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lián)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jié)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2.3 在表演動作中識字
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利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lián)系幫助學生識字。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習這些動詞時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讓學生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
2.4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世紀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學生能否學到良好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知識的灌輸。因此,在識記生字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說。先讓學生觀察生字,然后問他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學生們都很踴躍。因此,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學生對于怎么識記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編口訣等方式。如“哇”字,學生用“換一換”的方法,發(fā)散思維,一下子就想到“娃”、“蛙”、“洼”、“佳”等字。“渴”與“喝”容易混淆,可編成口訣:“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張嘴。”所以,平時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調(diào)動其積極性,才會使學生由樂學變?yōu)闀W,真正激發(fā)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達到自主識字的效果。
2.5 利用游戲鞏固識字
學生學過的字很快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的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愛學,快樂識字。例如:學習了合體字后,我設計了一個游戲“摘蘋果,找朋友”。把所學字的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打亂貼于一棵蘋果樹上,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并讀準了,讀對了,就把“蘋果”送給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
通過實踐,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在快樂中識字,在游戲中掌握知識,他們才會精神百倍,樂此不疲,學習興趣也會與日俱增,在識字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學習成績也會大大提高;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熱情探索的熱土。同時也培植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樂于學習漢字,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