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的學習才是主動的、積極的。數學來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激發起強烈的學習興趣。現就此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1 營造優良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健康的身心是學生學習的保障,全社會都要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共建優良校風,教師更應當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接觸學生,讓學生從心里接受你,不可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過多的和過細的限制,讓學生有表現的機會,使學生得以生動活潑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創設一種輕松、愉快、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表現出對學生的期待和信任的態度。這樣,學生才會主動而有感情地投入到教學中。
2 設置情境,使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做課堂的主人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只有在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才能使學生感到\"安寧和自由\",學生才能以積極、熱情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才有可能百分之百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并充分發揮他們的這時教師不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指導者、鼓勵者、欣賞者。
良好的情境設置,并非東拼西湊,它是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期待或形成對問題探究的強烈熱情,是有利于學生\"發現知識\"和\"創新知識\"的。
3 指導學法、教會學習,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是教師要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使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學習的目的。千方百計地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磨煉學生堅定學習的意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學和習的總和,習的關鍵在于思。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給學生先進的學習方法,指導他們制訂學習計劃,掌握預習、上課、復習、練習等學習環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它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設計一些有探索性的問題,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并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作業富有彈性,給\"胃口\"好的學生加\"餐\",給吸收\"慢\"的學生\"健胃\",讓全體學生吃飽、吃好。同時,要注重學生學習的合作意識,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學業上互相切磋,使他們自己\"悟\"出知識,練出能力,從一次次成功的喜悅中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性。
4 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刨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這對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學生感到\"數學有趣、數學有用、數學就在身邊\"。
營造生活的學習環境,創設數學教學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聯系起來,自然產生教與學的共鳴,實現真正意義的師生互動。如在\"有理數加法\"教學中,開展\"學做售貨員\"活動;在\"立體圖形平面展開圖\"教學中,開展\"看誰拼圖最巧妙\"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都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極大地增加繼續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 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
\"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已不適應教育的發展,單一的教學模式也會使學生厭倦,恰當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就好比給學生換了\"口味\",干巴巴的說課變得形象、生動,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
此外,教師端莊大方的儀態,準確、生動的語言藝術,學生動手實驗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只有增強教與學的趣味性,使學生感到心頭喜悅,學得輕松,課堂教學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