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廠里,歐玉偉就是一把排憂解難的利刃,生產上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技術上沒有他攻克不了的難關,他是當代‘智能型’工人隊伍的杰出代表。”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變速箱廠負責人自豪地說。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頭羊”,我國裝載機生產廠家唯一有實力與卡特彼勒、小松、沃爾沃等公司在國際市場展開競爭的企業——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變速箱廠(以下簡稱“柳工變速箱廠”)里,傳動系統是企業的心臟,變速箱則是大動脈。歐玉偉帶領自己的團隊研制和生產的變速箱,其技術性能不僅在全國同行業處于領先地位,而且能與國際同類產品相媲美。
破譯變速箱劃線基準技術的“智能工人”
歐玉偉是變速箱廠鏜銑工高級技師,他憑著扎實的文化和技術理論功底,從普通的機床操作工成長為名揚柳工內外的工人技術專家。
柳工是國內生產裝載機的龍頭企業,傳動系統變速箱是企業的核心產品,變速箱產品有1000多個尺寸,歐玉偉全部儲存在大腦中。
曾經,變速箱廠因為變速箱箱體沒有穩定的裝夾定位基準,加工前必須行車吊運變換3次姿態劃線定位基準,勞動強度大,耗費時間長,廢品率高,成為全廠生產大循環中的“腸梗阻”。
歐玉偉臨危受命。他根據自己多年實踐經驗,大膽提出要設計制造一套變速箱箱體和殼體劃線裝夾組合工作臺,安裝在進行第一道加工工序的機床,通過一次吊裝劃線找基準。他從原材料倉庫選出廢舊材料進行精心加工,經過一個月的緊張調試,專用組合工作臺裝上機床一次試加工獲得成功,并通過柳工技術和設備部門的驗收,正式投入生產,為企業節省原材料3萬多元,還使變速箱的生產能力從月產600臺提升到月產1800臺,同時省去一道工序、少用兩名劃線工和配套的一臺行車,每年創造和節約經濟效益200萬元。
征服“洋”設備的高手
變速箱廠唯一一臺數控加工中心,是柳工花費近800萬元人民幣從美國引進的先進設備,中方特別派出歐玉偉配合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他第一次走近這臺“洋”機器。
歐玉偉一邊跑前跑后為美國專家打雜,一邊悄悄把整個安裝程序和主要技術參數熟記于心,對英文標注的各種操作技能,他也死記硬背“刻錄”腦中。進入零件試加工階段, “洋”機器開始“水土不服”——國內生產的鑄鐵件毛坯與國外的相比有差距,導致加工設備“胃口”要粗、“肚量”要大、“牙齒”要能抗過敏,“洋”機器顯得力不從心,撞壞了幾把價格昂貴的進口專用刀具,美國專家一籌莫展,同意歐玉偉走上操作臺試一試。歐玉偉重新編制加工參數,調整刀具的安裝位置,修改刀頭的角度,把單刀切削改為雙刀切削,結果零件加工一次成功,尺寸精度完全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美國專家齊刷刷向他豎起大拇指。
世界最先進的工程機械傳動系統生產企業德國采埃孚中國公司慕名而來,委托歐玉偉使用數控加工中心生產G系列裝載機變速箱箱殼和托架。
采埃孚公司向變速箱廠提供原版零件圖和從德國進口的、用于試加工的10件箱殼毛坯,并提出嚴格的加工零件精度。歐玉偉一個個分解圖紙的設計尺寸和精度,編制出箱殼加工工藝路線圖。因數控加工中心最初使用的是美國廠家提供的專用工裝夾具,每種零件要定做兩套,每套花費十幾萬元人民幣。歐玉偉大膽修改數控加工中心的程序,并設計制造兩套工裝夾具用于生產采埃孚公司的箱殼,最終,他加工生產的箱殼順利通過采埃孚公司的驗收。
為了提高數控加工中心的使用效率,歐玉偉利用業余時間刻苦鉆研數控技術,攻克加工中心原設計存在的缺陷,開發新功能,使得許多關鍵零件也能上數控加工中心進行生產。歐玉偉還完成數控加工中心所加工毛坯件的國產化、所配置工裝夾具的改裝化、所使用刀具刃具的自制化等大量的技術攻關項目。
2002年,柳工試制新產品ZL30裝載機,廠里把變速箱箱殼和箱蓋的試制任務交給歐玉偉,但任務難度很大,一是試制工作時間要求緊,許多夾具、刀具來不及購買和準備;二是用于試制的原材料毛坯僅有一件,加工過程不能有任何失誤。
歐玉偉以超人的膽識和勇氣迎難而上。他先改造一個廢棄的舊夾具,確保零件裝夾的可靠性,為廠里節約3萬多元;他改造18把舊刀具替代價格昂貴的進口刀具,為廠里節約2萬多元;他采用裝夾零件先緊后松的方法,防止箱體、箱蓋因剛性差易出現變形;他采用零件加工余量大的孔適量增加加工工序,有效防止深孔加工時加工面出現振紋……此外,歐玉偉還合理調整刀具的配置、刃磨和刀架的轉速、進給速度等,最終順利完成變速箱箱殼和箱蓋的試制任務。
勇當改造機器設備的“神醫”
“神醫”是柳工人給予歐玉偉的一個昵稱,因為他能令“風燭殘年”的故障設備煥發生機,能讓廢舊機器起死回生。
2002年以來,快速發展的柳工產量激增,為了解決設備嚴重不足的問題,歐玉偉“盯上”廠里兩臺報廢的專機設備。
歐玉偉對專機進行技術“診斷”,改造液壓傳動系統、電器控制系統,重新設計夾具、刀具,讓兩臺專機重新運轉,緩解全廠生產工序的緊張局面,為企業節省購買新設備的資金40多萬元。
2008年,歐玉偉改造一條國產老、舊專用機床生產設備,與現有的數控加工中心進行銜接配套,成功研發出一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臥式數控組合加工中心,從根本上解決了變速箱運轉時齒輪容易磨損及噪音過大的問題,為公司節省400多萬元用于購買進口設備的費用,隨后他持續改進工藝流程,使臥式數控組合加工中心處理“疑難雜癥”的能力優于國外同類設備。
在群星璀璨的柳工,歐玉偉還帶出一個優秀的數控技術團隊。
2008年起,歐玉偉的徒弟先后摘下柳工數控車工技能大賽桂冠,在廣西數控加工中心技能大賽中分別取得第一名、第九名和第十二名的好成績。
工余時間,歐玉偉喜歡音樂、攝影,他說:“只有不斷追求新生事物,才能保證自己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
是金子總會閃光。多年來,歐玉偉以驕人的業績先后榮獲柳州市“十大工人技術創新能手”、全國職工創新能手、廣西技術能手、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機械工業突出貢獻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對此,歐玉偉淡然地說:“能讓各種變速箱‘重生’或更好助力公司發展,才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