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進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十分重視新疆的發展與穩定,心系新疆各族人民的冷暖,心系祖國邊疆的安危,結合國內外形勢和新疆的特殊區情,為新疆的跨越發展、改善民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第四代領導集體;改善民生;戰略策略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6-0066-02
民生系國運,民生連民心。新疆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欠發達的地區,民生問題事關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民族團結、長治久安、“四化”大業的實現。
一、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思路
(一)中國共產黨在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目標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的發展,關心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謀劃了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目標。2007年9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詳盡闡述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意義、總體要求、基本思路、指導原則、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措施,是中央關于新疆工作最為全面的規劃安排,具有戰略指導意義。2010年5月17日,胡錦濤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中指出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原則、措施。“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本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民族團結明顯加強,社會穩定明顯鞏固;到2020年促進新疆區域協調發展、人民富裕、生態良好、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鞏固、文明進步,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盵1]P708
(二)中國共產黨在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指導原則、工作重點、發展措施
2010年以來,中央要求貫徹落實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把握好以下問題。
1.指導原則:必須始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必須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始終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必須始終把促進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有機結合起來。
2.工作重點:推動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增強新疆自我發展能力;進一步做好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工作。加強黨對新疆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提高領導能力和水平。
3.發展措施:著力推進經濟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步伐;著力推進社會建設,加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生態安全屏障;著力推進體制改革,加快對內對外開發步伐;著力加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加快建立對口援助機制。這些重要指示為新疆實現跨越發展、改善民生做了充分地戰略性考量。
二、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思路
(一)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為跨越發展、改善民生指明發展方向
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新疆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全面、細致、具體地謀劃了新疆的發展戰略。2004年4月,黨中央專題研究新疆工作,提出實施“穩疆興疆、富民興邊”戰略,始終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2006年9月11日,胡錦濤第二次視察新疆發表題為“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的講話,強調新疆又好又快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加強黨的建設。2010年5月17日,胡錦濤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講話,明確指出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方向,包括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原則。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旨在總結新疆發展穩定的成績經驗,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新疆工作,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二)推進西部開發、對口支持南疆,為跨越發展、改善民生夯實經濟基礎
為了實現統籌區域發展,逐步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保持新疆與內地發展的協調性,2004年3月11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分析了西部開發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總結了經驗,提出了十項重點工作。2005年4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確立有關省市、企業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南疆三個師對口支援關系的通知》提出,從2005年起,對新疆南疆4個地州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南疆3個師,實行干部支援和經濟對口支援相結合,分別由北京等八省市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等15家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承擔對口支援任務。并具體部署了對口支援關系、工作總體要求和組織實施。
(三)搞好民族宗教、維護社會穩定,為跨越發展、改善民生提供政治保證
民族宗教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06年7月10日,胡錦濤發表題為“做好新時期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的講話,強調正確認識和處理各民族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之間的關系,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2010年5月17日,胡錦濤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中指出,“黨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和民族團結的生命線,堅持黨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證,任何時候都不能懷疑和動搖?!盵1]P717強調堅持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濟作用。
(四)支援雙語教師、加強援疆隊伍,為跨越發展、改善民生準備文化條件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苯逃巧鐣洕l展的基礎,是現代化建設的奠基工程。2002年10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支援新疆漢語教師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支援新疆漢語教師工作是國家開展援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發展新疆教育事業、維護新疆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的需要”,[1]P564-565具體部署了援疆的內容、方式、對口支援范圍、要求、經費、待遇、組織實施。2003年5月8日,《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會議紀要》重點研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疆教育工作。2003年10月9日,《關于進一步加強新疆干部與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努力建設一支靠得住,有本事,顧大局,講奉獻,愛祖國、愛新疆的高素質干部與人才隊伍”[1]P573,強調要明確新疆干部與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具體要求。
(五)加快發展步伐、保持長期穩定,為跨越發展、改善民生創造社會環境
新疆的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系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004年4月,中央轉發《中央關于新疆工作協調小組關于新疆發展與穩定的戰略研究報告》,提出新疆發展穩定的指導思想、戰略方針和戰略措施。2004年9月26日,溫家寶考察新疆時發表《加快新疆發展步伐,保持新疆長期穩定》的講話,全面部署了新疆發展特色農業和支柱產業、基礎設施、生態和環境保護、教育和人才隊伍等工作。2005年3月8日,胡錦濤發表《努力把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的講話。2009年8月25日,胡錦濤考察新疆時發表題為“從戰略全局把握和謀劃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講話,提出做好新疆工作的總體要求:“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團結穩定,自覺做到‘三個不動搖’?!盵1]P700
三、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在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深刻啟示
(一)戰略思路的局部性與整體性有機統一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未雨綢繆、深思熟慮。一是對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高度關注,專門對新疆發展的關鍵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如教育、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西部大開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對口支援、民族團結、民族宗教工作等。二是對新疆問題在局部考察、重點解決的基礎上,上升到整體考察、全盤策劃,如制定了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配套實施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開發戰略、加強薄弱環節的基礎。從戰略全局把握和謀劃新疆工作,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思路體現了局部性與整體性有機統一。
(二)發展戰略的全面性與重點性有機統一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精心謀劃了新疆跨越發展、改善民生的戰略部署。中央要求要把新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進一步加大中央對新疆的扶持力度,在國家投資、財政補貼、資源開發、土地利用、交通發展、對外貿易、科技教育等各個方面對新疆給予特殊優惠政策。2004年中央提出實施“穩疆興疆、富民興邊”戰略,對新疆穩定發展做了戰略部署。2006年,中央進一步明確新疆的發展思路、戰略任務、產業布局和重大政策。2010年新疆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中央進一步明確了新疆發展的發展思路、指導思想、任務、重點、措施。發展戰略從內容上體現了全面性與重點性的有機結合。
(三) 策略措施的具體性與操作性有機統一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有力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2年以來,中央出臺新疆發展的十多個重要文件,全面提出了新疆發展、改善民生的策略措施。尤其是2010年3月,中央召開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繼續加大中央對新疆支持力度,建立起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全方位對口支援新疆的有效機制,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優先支援位置,著力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問題。2010年5月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全面部署今后一個時期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原則、重點工作。中央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具體性與操作性有機統一。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工作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
[2] 劉江海.黨的四代領導集體情系新疆[J].今日新疆,2005,(9):44-45.
[3] 陳國裕.黨關注和加強新疆民生建設的歷史考察[J].新疆社科論壇,2011,(4):5-8.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