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廉租房制度對于確保城鎮貧困婦女獲得基本的住房權意義重大。以遼寧省為例,通過對該省廉租房制度實施情況的簡要概括,具體分析了制度因素、監管因素以及廉租房使用者個人因素等阻礙貧困婦女住房的問題及原因;在此基礎上,主要從法律體系建設、擴大廉租房保障覆蓋范圍和加強對廉租房制度的動態監管等角度提出了具體的對策,以期為我國廉租房制度的完善和貧困婦女住房權的充分實現提供借鑒。
關鍵詞:廉租房;住房;監管;貧困婦女
中圖分類號:DF29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6-0105-02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住房保障制度的論述為我們正確理解住宅問題的本質和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國的住房保障制度理應是在社會發展中為確保買不起房子的人提供住宅和實現其住房權的重要社會保障制度。一般來說,應對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實行分類保障的原則,高收入者購買商品房,而中低收入者則購買經濟適用房或者“二限房”,對于最低收入者則適用于目前國家實行的是廉租房制度。廉租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旨在保障我國弱勢群體的居住權的實現,是解決我國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作為遼寧城鎮困難群體中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貧困婦女的住房問題一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城市化發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將廉租房制度與城市貧困婦女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具體研究目前阻礙遼寧省貧困婦女廉租房保障的因素,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涉及到現行城市的廉租房制度是否能夠為農民工等新增城鎮貧困人口徹底融入城市奠定基礎,對于完善目前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意義重大,對于我國廉租房制度體系的完善和貧困婦女住房權的充分實現意義深遠。
一、遼寧城鎮廉租房制度實施現狀
響應中央“住有所居”的政策號召,遼寧省積極實踐。2008年省政府法制辦公布了《遼寧省廉租住房保障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的公告,標志著遼寧省廉租房制度得以規范化和民主化的開端。在工作中,政府將廉租房作為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工作內容,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績。一般情況下,我國目前仍然采用最低保障標準,來判定其是否屬于貧困人口,并據此對其無住房等符合條件者實施廉租房制度。依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遼寧省2005—2012年城鎮低保人數分別為141.85萬人、140.9萬人、140萬人、137.5萬人、130.5萬人、126萬人、118.4萬人、105.3萬人(統計數據尚未包含低保邊緣戶)。每年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人口中,即包括了部分城市原有因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所出現的下崗失業人員,同時也包括了城市原有老弱病殘、諸如將戶籍存放在城市相關部門的未就業貧困大學生、以及大量貧困婦女等弱勢群體。面對龐大的貧困人口數據,婦女受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因素影響,本身就在擺脫貧困方面缺少優勢,這部分群體面臨諸如就業、撫養子女和老人、住房等社會保障方面的壓力,政府也相應了給予這部分群體以特殊照顧。各地積極嘗試廉租房制度公開透明等具體惠民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總體上,遼寧各地積極實行廉租房制度,并正逐步完善。廉租房制度保障貧困婦女充分實現住宅權的主要表現有以下方面。
(一)廉租房總量增加
遼寧省正逐步實現廉租住房與公共租賃住房統籌建設并軌運行目標,一直在采取多種渠道和方式籌集廉租住房房源,以更好的惠民。數據顯示,2002年大連市就開始實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使5 380多戶特困家庭享受到制度保障的力量。2008年,遼寧省廉租房制度在各地基本建立。到2010年末,遼寧省8個市新增廉租住房5.49萬套,2011年鞍山市新增1 679套廉租房,為確保貧困婦女住房權的實現提供了重要條件。
(二)廉租房建筑條件更加切合實際
2013年遼寧省政府下發了《遼寧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了新建的廉租房的建筑面積為不超過50平米。這一規定在符合了政府幫扶政策的同時,鼓勵廉租房擁有者通過自力更生盡快脫貧,盡快交出保障房。廉租房建筑條件更加切合實際,更能及時發揮廉租房的保障功能。
(三)廉租房監管力度加大
除了完善管理部門內部檢查機制以外,同時加強審計機制和黨組織的紀檢機制建設。通過對廉租房審計調查,找出有的廉租房項目未開工或者停工的原因,找到了個別市混淆廉租房與棚戶區改造之間的政策界限和廉租住房配建不規范等問題,特別是增加了群眾監督的力量,比如2012年撫順市東洲區對符合條件者提供廉租房,通過公開抽簽的方式進行配租,使廉租房能配給真正貧困的群體。
二、廉租房制度保障下的貧困婦女住房問題
婦女特別是貧困婦女的住房權問題一直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城鎮貧困婦女特別是邊緣女性可能面臨諸多不同的住房權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到其婚姻、社會經濟地位以及混居模式等。一般情況下,城鎮貧困婦女都是由于其自身沒有穩定的工作、婚前沒有獨立住宅、文化素質低等,而農村貧困無房的婦女則由于長期生活在城市成為城市新增困難群體中的一員,所以在當前面臨相對嚴峻的住房權保障問題。找到在廉租房制度保障背景下制約城鎮貧困婦女住房權缺失的主要因素,并具體分析,可為切實緩解城市壓力、促進城市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一)制度限制了部分貧困婦女廉租房使用權
遼寧省廉租住房保障辦法(草案)中規定,保障范圍是指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具體指的是是指城市和縣政府所在地的鎮范圍內,家庭收入、住房狀況等符合市、縣政府規定條件的家庭。也就是說,廉租房制度設計中將一部分特殊群體,這部分群體就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社會轉型而出現的長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農村困難群體。這部分人中包含了大量的農村貧困婦女,她們有的因婚姻失敗或者其他原因,農村沒有住房,艱難的生活在城市。而目前遼寧省廉租房制度部分的限制了部分貧困婦女廉租房使用權成為事實,亟需從制度上加以規范和解決。
(二)廉租房建設資金缺口使貧困婦女住房問題難以解決
廉租房制度在確保城鎮貧困婦女住房權實現方面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受財力限制,往往廉租房建設目標無法達標。主要有不可抗因素,如2010年遼寧省為玉樹地震災區和舟曲地質災害分別募捐1.1億元和198.6萬元,資金用在救災上,直接影響了廉租房建設進度,致使連原本城市中的貧困無房人群都無法確保人人有房住,就不用提新增城鎮困難群體中的婦女群體了。有些地區存在的政府與企業尋租行為,腐敗行為的隱蔽性強等原因,使廉租房建設資金缺口逐漸增大。再加上有些地區政府不合理的融資,使城市廉租房建設進度受到影響甚至停滯。
(三)廉租房制度實施過程中的監管缺失
遼寧省廉租房制度實施過程中監管缺失主要表現為:一是對富人使用廉租房無明顯徹底調查和懲治措施,特別是并無具體的法律規定對富人使用廉租房的懲治規范。由于缺少嚴格可行的審核機制,致使部分關系房和灰色房的出現,并成為調查解決的難題。特別是在我國目前尚無個人申報制度和相關檔案制度,對于申請人的準入資格并不明確,一些相關探索也缺乏實際的操作性,因此使部分富人掌握著一定數量的廉租房成為現實。二是對無法享有廉租房制度保障的實際應該享有者無準確界定。目前,遼寧省廉租對象基本仍然主要是城市低保無房者,而現實情況是有些城市貧困婦女無房并未獲得低保待遇,這部分既買不起房,又不是低保戶的“夾心層”,政府尚無法準確給予界定,因此也就限制了這部分貧困群體的住房權的充分實現。三是對實際已經脫貧的廉租房使用者退出機制監督缺失。目前,遼寧省尚未建立完整的個人信用體系,所以即使政府對廉租房使用的進入機制把關嚴格,也仍然無法掌握部分群體因隱性收入實際已經脫貧的情況。特別是尚未建立社區與政府相關部門聯動機制的情況下,無法獲得部分實際已經脫貧并正在使用廉租房者的準確信息。這是使用廉租房退出機制監管缺失的重要方面。
(四)遼寧省廉租房總量和結構上的矛盾突出
遼寧省廉租房總量和結構上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從數量上看,廉租房正逐步滿足城市貧困人口的需求,但是部分城市貧困人口如農村貧困婦女,在農村無住房,長期生活、工作在城市,卻因為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制約,無法被廉租房制度保障所覆蓋。此外,矛盾還表現在有的城市廉租房數量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城市貧困區位化現象明顯,比如遼西城市,相對來說,受政府財力限制和地域、資源等要素制約,城鎮貧困人口較多,但無法享受到政府的廉租房保障。有些城市廉租房建設的地點比較集中,這一結構性矛盾直接影響了廉租對象的覆蓋面。
三、完善貧困婦女住房保障的對策
住房權理應是每位公民合法獲得的基本權利,廉租房制度是作為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對于維護諸如貧困婦女在內的貧困人群的生存和發展意義重大。它不但能夠確保其基本權利的實現,而且對于解決貧困人群住房問題和促進社會發展都有深遠影響。因此,應切實找到切實的解決思路,幫助貧困婦女解決住房問題,使廉租房制度能夠真正覆蓋到這部分人群,實現其基本功能。
(一)完善廉租房制度保障的法律體系
為確保廉租房真正成為遼寧省貧困群體的安居房、民心房、和諧房,必須讓法律發揮其確保廉租房制度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專項的住房保障法規是必須的。我們知道,光靠道德約束,無法使部分并不貧困者占有社會資源,因此,法律體系的完善有助于對這些行為進行必要的硬性約束。應加大力度調研,加強對部分在農村無住房、特別是因婚姻失敗而留在城市艱難求生者的法律保護,法律盡量保護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城鎮住房保障,這也是廉租房制度保障擴面工作的重點內容。審批制度的完善也是重中之重,應納入立法環節。對于暗箱操作或者富人通過非道德手段長期占有廉租房的行為,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同時對于嚴重者給予巨額罰款和刑事懲罰。
(二)擴大廉租房制度保障的覆蓋范圍
目前,從遼寧省城鎮貧困婦女的總量來看,亟須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關懷。特別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的財力投入是保障貧困婦女都能妥善解決住房問題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也是從根本上擴大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圍的主要方面。廉租房制度應適當政策傾斜到貧困婦女群體,并適當放寬對貧困婦女租住廉租房的政策,特別是應放寬限制條件苛刻的制度內容。部分進城農民婦女受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影響,無法享受市民待遇,也無法獲得最基本的住房保障,也就自然的被排斥在了廉租房制度之外,因此,應加大對這部分群體的保障范圍的研究和實踐。此外,應多渠道征集廉租房源,雖然廉租房建設是政府行為,但政府也應該適當發動社會力量,特別是通過政策鼓勵開發建設廉租房,收購二手房、發動社會力量實行捐贈等具體方式,來增加房源,以緩解城鎮貧困婦女的住房壓力。
(三)加強廉租房制度保障的動態監管
要確保遼寧省廉租房制度切實保障貧困婦女,切實杜絕向不符合條件者配給廉租房和發放租金補貼等問題,應加強對廉租房配給的制度保障,特別是應盡快加強動態監管機制的建設。特別是社區要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定期對廉租房使用者進行定期的調查,盡快將已經脫貧或者實際并不困難者排出制度保障范圍之外,確保這一制度保障良性運行。應加大人力對廉租房使用者監控,使目前遼寧省實施的租賃補貼制度能夠更加合理,而不是助長了部分人的依賴心理。此外,嘗試建立廉租房制度第三方監管機構,這一機構應鼓勵媒體記者、專家、法律人士和社會普通民眾參與,對貧困婦女廉租房進入和退出機制的監督,對個人信用進行評價,以確保這一制度公平有序保障貧困婦女合法住房權的實現,同時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1] 鄭瑩,于驍驍.廉租房制度的檢討與矯正——以遼寧為例[J].社會科學輯刊,2012,(1):231-233.
[2] 2005—2012年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遼寧人民政府網,http://www.ln.gov.cn/.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