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逐漸加深,社會對既熟練掌握外語又具備扎實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對人才的新要求決定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上應做改革,側重“厚基礎、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確保商務英語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國際競爭和市場經濟的需要。
關鍵詞: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路徑;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0-05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6-0121-02
隨著國際間經濟和技術交流的日趨頻繁,需要大量通曉商務知識的復合型外語人才而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卻出現商務英語人才短缺現象。這一矛盾的出現揭示了我國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上的深層次問題,即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尚未實現質的飛躍,該問題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教改熱點。近幾年,應用性本科院校在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上不斷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初步形成了“外語+專業知識”、“外語+專業方向”以及“雙學位”等專業教學模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依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優化商務教育模式。
一、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調查
2012年 7月至 2013年 1月,為配合我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課題,我們在上海地區進行了一次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調查,旨在為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提供依據,制訂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主線的教學計劃。
本次調查首先調查了用人單位的商務英語人才引進計劃,被房者62.4%選擇“有”、“暫未考慮”和“沒有”的分別為25.4%和 10.1%,這說明市場對商務畢業生的需求較大,培養前景樂觀。
在調查對商務畢業生的具體要求時,用人單位提出“具有扎實語言功底且業務能力強”的比例最多,占 70.1%;接下來依次是是“英語口語好”、“具有一定的商務實踐能力”,分別為53.4%和40.3%,“交際能力強”的占 38.7%,“過英語四級”的占 36.5%,“形象氣質佳”的占 7.1%。
在職業資格證書對畢業生是否重要這一問題上,表示“重要”的比例為 46.9%,認為“不太重要、實際能力更重要”的占57.6%。由此可見,用人單位更傾向于畢業生的實際能力,但從統計的比例看,仍有不少單位看重畢業生是否擁有證書。
二、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反思
從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特點,調查結果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關注和反思。
(一)培養模式的滯后性
近幾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擴大,市場對具有創新意識的商務英語人才的渴望激增,在這種特定的經濟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了大膽嘗試,多管齊下,如試行主輔修制、聯合辦學制、雙學位制等,以追趕市場的步伐。應該說,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更趨合理。然而,眾所周知,人才培養具有周期性,傳統的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模式較難從根本上改變,且總是滯后于市場變化,分析高層次商務英語人才所具備的素質后不難發現,跨學科專業知識及技能是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為變量;而商務意識和創新能力等則相對穩定,為衡量,這也是商務英語人才把握經濟脈搏的關鍵所在。目前,我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還無法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如何平衡“變”與“不變”,勢必決定我們能否從根本上改變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滯后效應(劉菁蓉,2013)。
(二)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
目前,我國多數商務課程涵蓋三大板塊,即語言知識模塊、商務知識模塊和人文知識模塊。然而在板塊的組合過程中,多數院校實行的是英語專業和商貿專業的機械組合,這嚴重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其弊端主要表現在,部分專業課程所涉及的內容重復,專業課程的開設順序不合理,先修課程和后續課程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專業課不少為選修課,學生的重視度不夠,理論課與實踐課設置比例偏低(20%左右)等。上述種種現象均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潛能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市場需求的人才。
(三)跨學科融合度不高
長期以來,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多是商務和英語兩個專業課程的組成,涇渭分明。教改后,由于教學需要,英語老師開始從事商務課程的教學,他們對商務專業知識感到困惑,甚至采取回避的態度,在教學中無法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通常使用的就是傳統的翻譯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專業發展的需求(龔智敏,2013)。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過程涉及跨學科知識的積累,必須不斷從其他學科汲取養分,掌握商務知識不僅要求掌握語言知識,更應通曉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綜合知識。事實上,我國目前培養的商務學生往往無法真正做到對其他學科的開放性接受,無法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因此,對跨學科教學資源的科學整合非常必要。
三、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
(一)知識素養和能力素養
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知識素養應以交叉融合的知識結構為特色,具體說,就是以基礎語言能力為底蘊,以專業知識為主干。對高層次的商務英語人才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形成既有語言功底、又具專業特色的知識結構。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課程結構的配備上應以市場為導向,對課程總量和信息量進行擴容,在沿用傳統課程框架的同時,增加經濟發展中的新興領域的商務知識,如企業兼并、商業談判、匯兌與結算等,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寬。其次,商務學科和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在開設商務課程的同時,應增開一些如政治學、社會學、自然科學等學科的課程,這樣可增強學生從事商務交流時所需的文化底蘊,提高他們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綜合素養。總之,在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中,應用型高校應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建立起以商學為主導、多種相關學科并存的綜合性學科體系。
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能力素養主要體現在具體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商學的價值不僅在于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只有在各類具體案例的解決中才能體現出其生命力,否則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只能是紙上談兵。商學這一深刻的職業背景決定了商學教育的應用型特質,兼具社會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因此,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過程應加大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構建豐富的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的培養中,尤其應重視以下兩方面的實踐性教育環節。
1.診所式教學法
診所式教學法是指商務專業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參與到真實的商務活動中,以了解現實場景下商務運作的全過程。一般來說,診所教育包括三大類:一是校內真實商務運作診所,二是校外真實商務運作診所,三是模擬診所。診所式教學法讓學生面對的問題和今后在商務活動中遇到的情形相似,學生必須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整個案件中,以一個專業人士的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他們的商務實戰技能,而且可加強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為一個從業人士應具備的職業感和責任感。
2.專業實習
專業實習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然而,對多數學生而言,專業實習一般安排在第7學期,在此階段,有的學生在考研、有的學生在辦出國,有的學生在找工作,所以只好實習結束后找熟人在實習鑒定表上蓋章完事,使專業實習徒有虛名,專業實習的目的遠未達到。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可將專業實習提前至第6學期,以提高學生的重視度。在實習過程中,學校應進行必要的指導、管理和監督,例如可將實習學生分組,每個小組配備專門的組長和指導教師,共同制定具體的實習目標和方案,結束時認真總結每個學生的實習成果和表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專業實習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課程設置
遵循“語言 + 商務 + 綜合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優化組合理論與實踐、基礎與應用、選修與必修等課程,加強語言知識訓練的同時,還應融入專業技能課,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外貿合同、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商務單證等,突出“厚基礎、強能力”的特點,在合理安排基礎必修課的基礎上,擴大選修課的范圍,鼓勵開設實踐性、技術性強的商務應用型課程,確保商務英語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同時可考慮推行“雙證”制教育,可將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納入教育計劃。學生除了必須完成規定的課程外,還可以通過國家技能鑒定,獲得劍橋商務英語(BEC)中級證書、外銷員證書、報關員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這樣學生畢業后由于已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因此無需另行培養,就能直接上崗,減少了企業培訓成本,深受企業青睞,同時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陳國宏,2007)。
(三)師資培養
目前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師大都是純語言專業出身,語言功底扎實,但不懂商務,一般是在簡單的培訓后就開始講授商務專業的課程,在教學中他們盡管可以用英語授課,但往往對專業知識講解不透徹,無法使課程講解生動形象,無法把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無法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另一方面,商務英語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整個學科體系尚不完善、不成熟;商務英語師資在科研方面尚顯薄弱,他們知識結構單一、缺乏明確的研究方向,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從傳統英語教師到商務英語教師的知識跨越。針對這一現狀,各院校應不惜成本,廣開渠道,加大商務師資的培訓力度,如:可實行”全脫產”或”產學研”的雙軌模式,也可將”走出去”和”請進來”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改變任課教師半路出家、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匱乏的局面。
綜上所述,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上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注重全面的素質培養,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指導原則,堅持走產學結合的道路,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語言知識的雙重教學,使他們在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我國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國宏.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8):181-182.
[2] 龔智敏.歷史視角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2):85-88.
[3] 劉菁蓉.“2+X”高層次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教育管理,2013,(4):73-76.
[4] 高翔,等.關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的思考[J].外語界,2002,(2):10-13.
[5] 孫湘生,等.論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的定位[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2):88-91.
[責任編輯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