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選取2008—2012年湘西民族地區四大財產保險公司的數據,利用DEA方法對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從純技術效率而言,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中華聯合三家保險公司具備完全純技術效率,而中國平安卻不具備純技術效率。從規模效率而言,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兩家規模報酬不變,而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呈現規模報酬遞增趨勢,太平洋保險呈現規模保險遞減趨勢。
關鍵詞: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1-0146-02
一、前言
市場績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下,一定的廠商行為使某一產業在價格、產量、成本、利潤、產品質量、品種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所達到的狀態。也即,廠商的經營是否增加了社會福利,是否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也就是說,廠商是否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資源配置效率;是否生產滿足社會需要的產品,是否生產滿足社會需要的數量。保險市場業績也就是指在一定的保險市場結構下有一定的保險市場行為產生的價格、成本、產量、利潤、產品質量和品質以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它是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反映了保險市場運行的效率和資源配置的效果。
二、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評價
保險市場績效評價主要是從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產業的規模結構效率來說。對于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而言,主要針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市場機制完善,各種資源可以自由流動,資源會自動流動生產效率最高的部門,從而達到效率最大化的目標。一般用承保利潤和保費利潤來衡量。而對于產業規模結構效率。是由Charnes、Coopo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選擇規模效率和純技術效率這兩個指標來反映公司規模經濟效率的實際情況。
(一)DEA模型簡介
數據包絡分析(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是1978年由美國著名的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學者,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效率評價方法。他們的第一個模型被命名為C2R模型,從生產函數角度看,這一模型是用來研究具有多個輸入、特別是具有多個輸出的“生產部門”同時為“規模有效”與“技術有效”的十分理想且卓有成效的方法。1984年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給出了一個被稱為BC2的模型。
(二)數據來源及指標構建
通過選取湘西民族地區4家主要的財產保險公司,樣本公司的保險收入總和占湘西民族地區總保費收入的大部分,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整個保險市場的效率水平狀況。樣本期間為2008—2012年,各指標數值根據《湘西統計年鑒》以及湘西自治州保險業協會相關資料計算整理得出。
在DEA分析中,指標體系的選擇至關重要,在參考了其他作者確定的投入產出項以后,把承保利潤、利潤總額、保費收入作為產出項。把總投資和賠款和給付支出作為投入項。承保利潤和利潤總額反映保險公司總的盈利能力,也體現保險公司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機;保費收入反映保險公司總產出能力,是衡量保險公司經營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總投資和賠款與給付支出反映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和保險公司管理技術水平。
財產保險公司的輸入、輸出指標和決策單元(DMU)
輸入指標:承保利潤、利潤總額、保費收入
輸出指標:總投資和賠款、給付支出
(三)結果分析
由下頁表1可知,從純技術效率看,湘西民族地區保險公司的純技術效率在2008—2012年之間變化不大,表面湘西民族地區保險公司整體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公司間差異不大。從目前來看,有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中華聯合三家保險公司具備完全純技術效率,而中國平安卻不具備純技術效率,說明湘西民族地區平安財險的經營方式依舊是粗放型,雖然在拓展湘西民族地區保險市場份額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不注重以技術創新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亟待提高。而從規模效率來看,湘西民族地區有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兩家規模報酬不變,而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呈現規模報酬遞增趨勢,太平洋保險呈現規模保險遞減趨勢。這說明平安財險在發展公司規模方面應當盡可能的努力,以提高公司整體業績水平。而對于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而言,應該適當控制發展速度,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提高技術能力和改善效率,為公司的壯大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三、結論及政策含義
運用數據包絡分析法對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處于一般水平,且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不盡相同。從純技術效率而言,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中華聯合三家保險公司具備完全純技術效率,而中國平安卻不具備純技術效率。從規模效率而言,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兩家規模報酬不變,而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呈現規模報酬遞增趨勢,太平洋保險呈現規模保險遞減趨勢。
通過對湘西民族地區財產保險市場績效的評價進行研究,深化了貧困地區保險市場的研究,也可使政府認識到保險業對于社會經濟尤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特殊作用與影響。同時,對于明確保險在湘西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而推動湘西州扶貧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數據的可得性等原因,未能對湘西民族地區所有財產保險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研究,如能增加研究對象,相信能得到更具普遍意義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王斌.中國保險業市場結構與績效關系分析[J].上海金融,2002,(10):32-36.
[2] 趙旭.關于中國保險公司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03,(4):118-128.
[3] 黃薇.論中國保險市場結構的調整[J].海南金融,2005,(8):22-25.
[4] 韓慶華,葛美連.中國保險業市場結構與績效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06,(12):119-122.
[5] 李紹星,馮艷麗.中國保險業集中度及其規模對績效的影響[J].經濟與管理,2007,(8):74-76.
[6] 邵全權.中國產險公司市場結構、競爭模式與績效關系研究——基于2001—2005年非平衡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數量經濟技
術經濟研究,2008,(8):123-160.
[7] 王兵.房地產企業多元化經營績效實證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
[8] 曹乾.中國保險業經營效率的動態演進:基于DEA與MI模型的考察[C].保險學術獲獎成果匯編(2008),2009:12.
[9] 王曉英,彭雪梅.探析國有上市保險公司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G]//中國會計學會教育分會.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
論文集,2011:9.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簡介:馬立新(1970-),男,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民族產業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