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逐步建立起來并且正在迅速發展,建筑施工企業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優、工期短、成本低的產品;而企業能否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關鍵在于有無競爭力的成本控制。主要對建筑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管理;全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1-0181-02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根據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標,對企業日常發生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定的原則,采用專門的控制方法,進行指導、調節、限制和監督。本著增產節約、杜絕鋪張浪費、講究經濟效益的精神,將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原來所規定的標準和預算之內。如果發生偏差或問題,應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證實現規定的成本目標。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構成分解為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措施費和間接費。其中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措施費屬直接費;間接費包括企業內部的各項目經理部為施工準備,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的全部施工費用的支出,具體包括工作人員薪金、勞動保護費、職工福利費等。
一、當前中國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1.成本控制意識差。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觀念滲透到施工技術、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過技術方法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對工程中各種消耗進行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各種偏差,把施工費用控制在成本控制計劃范圍之內。長期以來,有些項目簡單地將項目成本控制的責任歸于項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財務人員,其結果是技術人員只負責技術和工程質量,工程組織人員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各司其職,唯獨沒有了成本的責任控制。
2.成本全過程控制不力。項目部各業務部門在成本控制系統中運作不力。很多施工企業的業務部門對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實施過于簡單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著簡單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經驗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沿用經驗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編制成本計劃和制定目標成本,而忽略了該工程的現場環境以及施工條件和工期的要求,結果對成本核算、設計變更、工程索賠等事后控制造成極大的隱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施工階段技術和措施制定得再完美,也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3.成本核算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傳統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主要是根據財務部門的決算報告,這種核算體制經常因業務人員提出報告的時效性滯后而無法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由于缺乏成本管理中的事前預測和過程控制,只能靠制度被動地“卡”。一旦反映在財務賬面上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實,無可挽回。這種管理模式,與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相差甚遠。
4.成本管理的方法落后,管理理念陳舊。目前,有不少施工企業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來。這種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及時收集、傳遞、處理、儲存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數據信息,無法對成本信息做到正確的選擇與使用;不能及時準確地發現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根本問題及原因,難以對癥下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效益大量流失。
二、建筑施工企業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對策
1.建立成本管理組織機構,構建成本控制體系。確定企業在具體的工程項目上的部門和責任人,成立項目經理部各職能部門,并制定各部門職責,明確項目部及各專業成本管理的責任人。要堅決克服責任不落實,成本只在口頭上控制的現象。在成本控制過程中,項目經理及各專業管理人員都負有成本責任感,相應地應享有一定的權限,包括用人權、財權等。
2.建立項目成本核算制。成本核算是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運用會計、統計等手段,對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耗費進行核算,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會計制度和相關的財經制度,遵紀守法,依法納稅。只有通過嚴肅認真、切實可行的項目成本核算,驅動各方面利益。
3.加強目標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是一種以目標成本法為核心,以目標成本為對象的管理概念,是企業實施目標成本控制的體系。目標成本管理具體是指企業在成本經營活動中,把成本目標從企業目標體系中抽取和突出出來,用它來指導、規劃和控制成本的發生和費用的支出,借以達到降低成本耗費,提高資本增值效益的目的。目標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檢查、成本考核、成本獎懲激勵等內容。施工項目的目標成本,就是其完成總承包合同約定質量標準的施工產品所發生的一切費用期待值,是成本費用開支的控制標準。施工項目的目標成本管理是根據施工企業施工生產的特點,結合工程標價的構成和成本發生的區域,在滿足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等活動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盡可能地降低項目成本費用。
4.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獎懲制度,提高廣大員工參與成本控制管理的積極性。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部各部門、各班組在肩負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享有成本控制的權力,同時項目經理要對各部門、各班組在成本控制中的業績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考評,實行有獎有罰。只有真正做好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企業需要在責、權、利對等的原則下細化各個部門的成本控制目標,將成本控制責任下達到個人,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標明確,責任清晰。在此基礎上,成本考核要與單位的績效考核相結合,使其成為評價各個部門工作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使得對成本控制的考核系統化、定期化,逐步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考核體系。最后,要根據成本考核的結果對成本控制做得好的部門和個人實施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對成本控制實施效果差的部門和單位予以適當的懲罰,促使其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石頭.關于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的思考[J].企業研究,2013,(6).
[2] 財政部CPA考試委員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安世友]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簡介:潘旭(1970-),女,江蘇如皋人,會計師,二級建造師,財務總監,從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與內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