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推進旅行社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維護旅游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旅行社行業形成批發商與零售商體系已經形成共識。中國中小旅行社進入快速擴張過程中,企業管理難度加大,財務風險增加,而風險控制能力薄弱,建立一套適宜中小旅行社健康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迫在眉睫。中國旅行社內部控制存在一些重要缺陷,亟需研究符合行業實際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旅行社;內部控制;規范化
中圖分類號:F59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1-0275-02
當前,推進旅行社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維護旅游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國旅行社行業形成批發商與零售商體系已經形成共識。
200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放寬旅游市場準入,打破行業、地區壁壘,簡化審批手續,鼓勵社會資本公平參與旅游業發展,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旅游產業。推進國有旅游企業改組改制,支持民營和中小旅游企業發展,支持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積極引進外資旅游企業。
2012年2月27日,國家旅游局在北京召開旅行社企業發展座談會,針對旅行社企業關注的重要發展問題研究對策措施,探討推進旅行社企業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發展。
中小旅行社快速擴張過程中管理難度加大,財務風險增加,風險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建立一套適宜中小旅行社行業健康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已經是迫在眉睫。
一、中小旅行社內部控制的目標和要素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小旅行社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內部控制的要素包括:
1.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2.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3.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4.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準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5.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二、中小旅行社實施內部控制的困難
1.內部環境薄弱。中小旅行社內部環境包括治理職能和管理職能,以及治理層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態度、認識和措施。它又包括以下七個要素:(1)對誠信和道德價值觀念的溝通與落實;(2)對勝任能力的重視;(3)治理層的參與程度;(4)管理層的理念和經營風格;(5)組織結構;(6)職權與責任的分配;(7)人力資源政策與實務。
中國旅行社通常規模較小,內部分為若干利潤中心。每個利潤中心多見承包經營,各自為戰現象突出,公司對各個利潤中心管控能力較弱。企業招聘人員比較注重業務能力,忽視道德觀念。管理層更加關注創造短期財富,戰略意識淡薄。導游人員流動較快,普遍缺少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2.缺少風險管理文化。中小旅行社風險意識較弱,比較關注同業價格競爭和業務競爭,缺少品牌意識。比較關注盈利能力,更多依靠導游人員來控制操作風險。導游人員中兼職比例較高,給公司控制風險帶來較大難度。
3.控制活動不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
中小旅行社通常工作人員較少,身兼多職,基本上不符合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企業會計系統控制不健全,基本賬戶外收入較多,虛假財務報告時有發生,集體稅務舞弊現象突出。
4.信息與溝通機制不健全。中小旅行社產品創新設計職能較少,而采購和組合職能較多,因此工作人員之間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不健全。公司管理層多以利潤指標考核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也更關注每個業務的自身利益,而關于風險信息傳遞卻不積極。中小旅行社也較少研究外部市場和監管信息。
5.內部監督尚未制度化。中小旅行社普遍缺少制度化的內部監督機制。內部監督意識不強,缺乏自我約束機制。更多的精力用于應付商業糾紛,進而追究相關工作人員責任。而缺乏長效的制度化的內部監督體系。
三、中小旅行社內部控制實施對策
1.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章程,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企業應當制定和實施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應當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選拔和聘用員工的重要標準,切實加強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素質。企業應當加強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
2.企業應當根據設定的控制目標,全面系統持續地收集相關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及時進行風險評估。企業應當根據風險分析的結果,結合風險承受度,權衡風險與收益,確定風險應對策略。企業應當合理分析、準確掌握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關鍵崗位員工的風險偏好,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避免因個人風險偏好給企業經營帶來重大損失。
3.企業應當結合風險評估結果,通過手工控制與自動控制、預防性控制與發現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企業應當根據內部控制目標,結合風險應對策略,綜合運用控制措施,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施有效控制。企業應當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明確風險預警標準,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置程序,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
4.企業應當建立信息與溝通制度,明確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確保信息及時溝通,促進內部控制有效運行。企業應當將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企業內部各管理級次、責任單位、業務環節之間,以及企業與外部投資者、債權人、客戶、供應商、中介機構和監管部門等有關方面之間進行溝通和反饋。信息溝通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及時報告并加以解決。企業應當建立反舞弊機制,堅持懲防并舉、重在預防的原則,明確反舞弊工作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有關機構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職責權限,規范舞弊案件的舉報、調查、處理、報告和補救程序。企業應當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設置舉報專線,明確舉報投訴處理程序、辦理時限和辦結要求,確保舉報、投訴成為企業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徑。
5.企業應當根據本規范及其配套辦法,制定內部控制監督制度,明確內部審計機構(或經授權的其他監督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權限,規范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等.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5.
[2] 財政部,等.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8:6.
[3] 諸丹,唐建兵.旅行社風險管理芻議[J].中共四川省委省機關黨校學報:新時代論壇,2005,(3).
[4] 杜江.旅行社經營管理:第2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358 - 374.
[5] 高守貴.淺談中國旅行社經營風險管理[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3).
[責任編輯 陳 鶴]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項目: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JMZ2201218)
作者簡介:李致磊(1982-),男,河南南陽人,講師,會計師,審計師,碩士研究生,從事企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