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源稟賦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資源稟賦的結構決定了這個城市產業和產業結構的形成與發展。但是,資源稟賦優勢不能等同于產業競爭優勢。通過對資源型城市——唐山市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的分析,進而提出以競爭優勢為導向的唐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策略。
關鍵詞: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唐山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050-02
收稿日期:2013-09-28
基金項目:唐山市科技局2012年度軟科學項目“唐山資源稟賦、競爭優勢與產業結構優化策略研究”(12140201B-21);河北省科技廳2012年度軟科學項目“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唐山曹妃甸港口、產業和城市互動發展策略研究”(134576147D);2013年度河北省黨校系統科研項目;2013年度唐山市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201301005)
作者簡介:李霞(1973-),女,河北唐山人,主任,教授,博士后,從事產業經濟學研究。
建國以來,中國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伴隨著對自然資源的大量開采,興起了一大批資源型地區或資源型城市,它們曾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在工業化的中后期,這些地區的比較優勢卻逐漸喪失,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差、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嚴重、不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日益突顯出來。唐山作為資源型城市中的一員,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因此,唐山如何突破“資源詛咒”和產業結構剛性束縛,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唐山資源依賴型產業結構模式的不合理性
唐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北部山區富藏鐵礦、金礦、石灰巖等礦產資源,盛產板栗、核桃等干鮮果品;中部平原為糧棉油集中產區,是京津和華北地區的主要農副產品基地,有“冀東糧倉”之美譽;南部沿海陸域海岸線長229.7公里,海洋資源豐富,具有曹妃甸等多處優良港址資源,也是渤海灣的重要漁場和中國原鹽、石油天然氣的重要產區。正是依托這些資源優勢,唐山在震后三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鋼鐵、裝備制造、化工、建材、能源等五大傳統產業為主導,其他產業為補充的產業格局。
1.第一產業不穩。一是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任務仍然艱巨,農村基礎設施發展仍然滯后,農業發展方式仍然落后,農業農村建設缺乏強有力資金支撐,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二是農業面臨的外部挑戰、自然災害、市場風險的影響仍然很大,農產品需求增長與資源約束趨緊、農業低效與生產成本增加、農村勞動力總量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家庭分散經營與現代化規模經營等矛盾仍然存在;三是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加工水平偏低,農產品知名品牌少,優質產品、特色產業格局不明顯。
2.第二產業不強。一是工業結構偏重工業,“一鋼獨大”的產業結構仍未改變。雖然近年來唐山市鋼鐵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已下降了12.8個百分點,但仍占34.2%,而第二大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所占比重僅為14.1%,兩者相差20.1%;二是工業低端產品較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2012年,唐山市鋼材產量達到8 895萬噸,可本地僅消耗464萬噸(裝備制造業消耗190萬噸)。全市有焦碳產能4 000多萬噸,但煤化工產品很少,深加工的更少;三是特色產業集聚度不高。長期以來,鋼鐵產業是唐山各縣區的主導產業,但目前除了遷安市長城鋼鐵集團、遷西縣的津西鋼鐵集團、遵化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等形成較大的產業規模外,其他各縣區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布局分散,缺乏產業聚集效應。此外,唐山未來發展的希望在沿海,現在沿海的GDP僅占全市經濟總量的1/3,目前曹妃甸仍處于發展初始階段,拉動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臨港產業與腹地產業之間的融合互動機制尚未形成。
3.第三產業不足。近年來,唐山市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低于全國十幾個百分點;而現代服務業中的生產性服務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發展更明顯滯后。2012年,唐山旅游業收入107.52億元,與國內同類經濟規模的大連(767億元)、寧波(862.8億元)相比,僅為它們的1/7、1/8;唐山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25%,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為8.15%,與全面小康標準(5%和16%)相差甚遠。
二、唐山資源依賴型產業結構模式的負效應
正是由于過度依賴于資源優勢的產業結構和相對封閉的發展模式,使得唐山經濟發展面臨“四大困境”:
1.城市競爭力弱。與沿海先進地區相比,2008—2012年五年間,唐山市經濟總量與青島、大連、寧波三市的差距分別擴大了1.7倍、3.8倍和1.7倍:2008年,唐山市經濟總量還高于天津濱海新區459 億元,而2012年濱海新區卻超出唐山市1 343.6億元。從省內看,過去五年唐山市GDP和財政收入在總量上居全省首位,但增速位次卻處于中下游,2013年上半年,石家莊的全部財政收入已經在近十年來首次超越唐山市。
2.自主創新能力較低。2012年,唐山市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發投入僅占銷售收入的0.47%,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24個百分點;唐山市僅有全國馳名商標19個、省著名商標282個。
3.資源依賴性強,高消耗、高排放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2012年,唐山市全社會用電量居全國城市第四位,工業用電量居全國第二位,但地區生產總值居第十九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居第三十五位。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31.77萬噸和39.19萬噸,排在全省第一位。
4.對外開放程度偏低,人才短缺。2012年,唐山市的經濟外向度和利用外資率僅為12.95%和2.8%,分別比大連低了50.1個和60.2個百分點;落戶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和上市企業分別為19家和9家,分別比大連少了80家和37家。
三、以競爭優勢為導向的唐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策略
在充分發揮本地區現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結構創新等途徑使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原則,提高市級財政三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健全農業投入保障機制;要扎實推進農田節水灌溉、加大水土保持、水源生態治理工作力度,加快推進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推動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要加強防汛抗旱、動物防疫、森林防火、植物病蟲害防治、漁業生產安全體系等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努力提高應對各類災害的能力;要提高龍頭企業規模和水平,以糧食、油料、畜牧、漁業、蔬菜果品等五大產業為重點,進行農產品深度開發和轉化升值,健全完善產業化鏈條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鏈狀產業體系,加快形成若干集中連片的特色規模產業帶或核心區,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要積極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擴大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面,推行農產品產地標識和市場準入、質量追溯制度,努力形成覆蓋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的質量安全體系和監測體系;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要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集中扶持一批生態農業觀光園、農事活動體驗園、農家樂專業村,推進一產與三產對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2.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是唐山當家吃飯的支柱產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并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就此衰竭,相反需要予以改造和提升。具體說來,就是要做精做優前端——對傳統優勢產業進行科學謀劃、重新定位,加強研發設計,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環保標準,增強抗風險能力;要做大做強中端——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著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大型成套設備、新能源裝備、數字化智能裝備和基礎配套等產業。積極培育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打造具有唐山特色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要做深做細末端——謀劃建設一批耗鋼產業園區,著力打造耗鋼產業集群。要整合焦化企業資源,發展精深加工,著力打造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煤氣深度開發利用等煤化工產業鏈條。
3.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由于唐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人才、技術等要素儲備不足,因此,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需從局部領域入手。即要發揮毗鄰京津、產業門類較全、資本積累相對集中、要素市場較為健全等綜合優勢,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要完善和落實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推進中冶京唐大型多向模鍛件及重型裝備自主化產業基地、中低速磁懸浮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和天赫鈦業海綿鈦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企業和產品。
4.積極發展服務業。要加強全市鐵路、港口、機場等資源的整合,壯大物流園區規模,加快倉儲物流業發展,全面提升第三方物流的規模和水平,構建海陸空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要在市中心區和舊城改造中騰出的“金邊銀角”,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大型商貿綜合體,全面提升商貿服務業,形成滿足各類消費群體需求的商業網絡;要規劃建設一批特色街區,加快發展城市夜經濟,提升城市的繁華度;要優化投資發展環境,積極爭取各類金融機構來唐設立分支機構,努力實現證券、擔保、融資租賃等多種新型業態廣覆蓋,推動唐山金融服務業建設步伐;要科學規劃、整合和開發旅游資源,抓好清東陵、國際旅游島、曹妃甸濕地旅游度假區、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旅游業;要挖掘唐山文化資源,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加快集大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工人文化宮于一體的市文化廣場建設,抓好唐人文化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和水平。
5.大力發展沿海經濟。目前,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北省、唐山市黨代會也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造曹妃甸新區經濟增長極。為此,要加快曹妃甸區、京唐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壯大港區物流吞吐能力;要完善沿海、近海海域區劃布局,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加速產業聚集;要重點培育和扶植海洋化工、海洋船舶業、海洋油氣開發、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工程等新興產業,打造沿海經濟增長新引擎,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興業,任慶海,李權興.激發唐山經濟發展活力的實現路徑[N].唐山勞動日報,2013-05-23.
[2] 陳學軍.唐山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要)[N].唐山勞動日報,2013-04-10.
[3] 卞明江.關于加快唐山耗鋼產業發展的思考[N].唐山勞動日報,2013-06-20.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