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控制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已歷經百年滄桑,其理論和實踐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內部控制得到中國企業的重視,只是近幾年的事情,近年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了許多有關內部控制的法律法規,以解決當前一些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混亂,控制弱化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但由于中國企業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存在控制環境不良、風險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執行不力、信息溝通不暢、內部監督不力等,所以中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175-02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簡介:劉丹(1977-),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會計師,從事企事業單位財務成本管理研究。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環境和監督機制不完善。內部控制環境是指一個企業的基調和氛圍,對內部控制形成外部約束,并直接影響員工的控制意識。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第一要素,被視為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礎。控制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和經營風格,企業員工的道德價值觀和工作勝任能力,管理當局的授權和職責分工方法等。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和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有賴于企業內良好的法人治理結構。COSO在內部控制整體框架把控制環境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從目前中國情況看,特別是大多數國有企業改制后,雖然形式上也建立了法人治理結構,但由于產權不明晰,未能形成有效的內部權力制衡機制,從而使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運行,權力失去監督,出現了會計信息失真、管理者專權獨斷和內部人相互勾結、貪污腐敗等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業在業務流程內部控制方面,資產控制和授權控制的漏洞較大。從中國企業的現狀來看,企業風險意識并沒有提高到應有的高度,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賣方市場的水平上,沒有形成風險意識,更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管理層在制定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時往往就事論事,注重每一業務活動的具體細節,忽視各業務環節的關聯性及風險的交互影響,更缺乏站在企業戰略和整體風險的高度來考慮各制度的具體內容。不少被投資企業沒有建立健全必要的財務管理制度,客戶評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用以防范經營風險的內部控制程序,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一些內部控制程序,但常將其作為一種擺設,內部控制體系流于形式。
3.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制度依存于企業而存在的共同價值觀念的組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有賴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持和維護。因為企業文化是培養誠信,忠于職守、樂于助人、刻苦鉆研、勤勉盡責的一種制度約束。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上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必然會成為人們行為規范,從而才能很好地解決因制度失靈而產生的種種問題。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形成了重人情、重過程、多變通的管理文化,使主要依靠制度、程序、記錄和標準化的內部控制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國有企業的內在文化弱化了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
二、國有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對策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規范的董事會制度。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健全決策機制的客觀要求。從2004年起,國務院國資委連續組織開展了19家中央企業建立規范的董事會試點工作,通過試點,促使企業通過建立規范的董事會結構,完善了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探索決策權和經營權分離機制,有效解決了“內部人控制”問題,構建科學的決策體系,明顯地改善了內部控制環境,初步形成了內部制衡體系。同時,董事會試點工作也帶動了中央企業整體積極完善治理結構、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在中央企業的帶動下,國有企業整體在推進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2.構筑嚴密的內控體系。嚴密的內控體系,可以包括相對獨立的三個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從事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授權和應承擔的責任。第二個層次是在業務執行過程中,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查防線,對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復核和周期性核查;對重要業務,內部審計部門等要親臨現場并交流;會計部門設立一個復核專業崗位,配以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員擔任,將監督結果直接反饋給財務部門負責人。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監察部門為基礎,建立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這三個層次構筑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于及時發現問題、防范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因人為判斷、串通舞弊、越權管理、執行不力、權衡成本與效益等可能導致內部控制失效。由于內部控制存在上述固有局限,在進行內部控制評價時,應當立足于“合理保證”的概念,不應不切實際期望內部控制能夠絕對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內部控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對評價人員素質有嚴格的要求。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建立長效內部控制評價培訓機制,提高評價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保證評價工作質量。
3.推行有效獎懲機制,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定期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及其獎懲是一種實現上述目標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并且與職務提升相結合;對于違規違章的,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并且與其職務降撤掛起鉤來。最終建立一個不因隨著總經理人選的更換而更換的高層次、高效率、各方聯動的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好企業文化也是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企業文化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可以給企業員工帶來一種昂揚的精神和持久的活力,使企業員工在愉悅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努力工作。有了這樣的企業文化環境,就可以催生出企業員工對企業的真心熱愛和用心做事。有了這樣的員工,就可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阻止企業的衰敗發生。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