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本管理費用作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其組成部分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都必須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一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和生存,必須重視成本管理,積極更新成本管理觀念,探索成本控制的新方法、新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使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最佳作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樹立成本費用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關鍵詞:企業;成本費用;管理;控制系統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194-02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簡介:韓秋紅(1973-),女,江蘇泰州人,會計師,從事企業財務成本管理研究。
一、企業加強成本費用控制的重要意義
成本費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業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永遠追求的目標。許多企業片面地強調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然而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于存貨,雖然提高了短期利潤,但不利于長期利潤目標的實現。只有從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基本活動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的輔助活動等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1.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成本費用是抵減利潤的主要因素。降低成本費用,可以增加利潤,進而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2.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成本費用水平對產品的價格影響重大。若企業的成本費用水平較低,產品價格就可以定得較低;若成本費用水平較高,低價格就會使企業處于不利的境地。通過有效的成本費用控制,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費用水平,提高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尤其是在殘酷的價格戰中的競爭力。
3.通過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升社會經濟效益。加強成本費用控制,降低成本費用是落實節能降耗減排的重要舉措,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時代要求。
二、加強企業成本費用管理對策
1.建立完善成本控制系統由于成本控制對象不同,其控制可區分為產品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控制、責任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資本成本控制、環境成本控制等。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體系,首先要依據不同行業、不同管理要求,不同的生產組織體系,確定成本控制對象。然后按照成本控制對象,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成本控制體系。成本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地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所以,制定目標成本時首先要考慮企業的贏利目標,同時又要考慮有競爭力的銷售價格。由于成本形成于生產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2.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沒有數字進行標準量化,就無從談及節儉和控制。伴隨著成本控制計劃出臺的是一份數字清單,包括可控費用(人事、水電、包裝、耗材等)和不可控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原料采購、利息、銷售費用等)。每月、每季度都由財務匯總后發到管理者的手中,超支和異常的數據就用紅色特別標識。在月底的總結會議中,相關部門需要對超支的部分做出解釋。為了讓員工養成成本意識,最好建立《流程與成本控制SOP手冊》。手冊從原材料、電、水、印刷用品、勞保用品、電話、辦公用品、設備和其他易耗品方面,提出控制成本的方法。當然,有效的激勵也是成本控制的好辦法,所以,成本控制獎勵也成為員工獎勵的一部分。
3.對經營費用實行全面的責任核算。對物資供應環節實行責任核算時,針對材料采購費用與儲存保管費之間相互制約的情況,按事權統一加強控制的原則,可以統一材料采購、庫房保管等供應工作和責任考核,并在此基礎上按材料采購、庫房保管等作業針對性安排更加細化的責任核算。其主要措施是:物資供應部門設置為一級責任中心,并進一步設置下一級的采購責任中心和保管責任中心;專門設置“采購保管費”總分類賬戶,該賬戶之下再按采購責任中心和保管責任中心設置明細賬,將采購責任中心和保管責任中心明細賬匯集的數據作為責任考核的依據。并在考核后分別結轉材料采購、管理費用等賬戶,將按作業成本的責任核算與財務會計核算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加一段核算程序。除采購買價直接計入材料采購賬戶外,所有采購間接費用均通過采購保管費匯集、考核后分配到材料采購賬戶:所有庫房存貨中的材料保管費用支出均通過采購保管費匯集、考核后分配到管理費用賬戶核算;還應當根據企業物資供應工作的新的責任核算方式進行適當的配套改革。即根據企業生產經營計劃落實物資供應預算,再分解為采購預算、儲備預算。特別要注意材料物資與產成品物資等的分庫、分點管理,落實相應的責任預算,并與管理費用的責任核算結合起來。
4.提高產品質量。企業必須狠抓產品質量,減少廢品損失,提高產品合格率。在各生產環節中,嚴格把握質量關,執行操作規程,健全質量檢驗制度,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去的相應的質量認證,比如ISO質量認證體系。降低材料消耗,建立健全相應的采購和領用制度,把不該用和可以節約的物耗在預算時就剔除,提高材料的綜合利用率。同時注意把好原料的質量關。企業應遵守財務管理制度,堅持勤儉辦廠,反對鋪張浪費,盡量降低制造費用,節約生產費用,嚴格控制期間費用,壓縮非生產費用,建立健全相關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制度。
5.企業要將時間作為企業成本控制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行業的各項技術的發展變革速度已經加快,產品的生命周期變得很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要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要盡快搶占市場。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能夠對市場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縮短設計、開發的生產時間以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是必要的。另外,時間的競爭力還表現在顧客產品服務的滿意程度上。企業能將產品及時地送到顧客手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對顧客的意見采取及時的措施,使顧客價值最大化。這樣既可以獲得市場,又可以隨時掌握市場的動態。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CPA考試委員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