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實踐為例,分析當前基層央行內控制度執行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央行;內控;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201-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簡介:盧米(1980-),男,海南瓊海人,碩士,從事內部審計、金融審計等研究;符瑞武(1981-),男,海南文昌人,碩士,從事經濟學、金融學等研究。
近年來,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大力加強制度建設,狠抓制度執行和制度落實,組織開展了制度落實年活動、制度落實鞏固年活動、“三基”學習活動、內控綜合制度大檢查和財經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等制度執行力專項建設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在制度執行過程中仍不同程度存在著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慣性違章甚至屢查屢犯的現象,對基層央行高效履職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亟須引起關注和完善[1]。
一、當前制度執行力建設存在的問題
1.制度管理體系不夠科學有效。由于近幾年人民銀行職能調整相對較為頻繁,新業務、新系統的不斷開發,制度本身的實效性、實用性、全面性亟待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內容滯后。有的業務管理制度多年不變,與不斷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相脫節,內控措施滯后于業務發展需要。對一些已經開展的新業務,沒有及時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致使業務操作帶有盲目性,如2012年外匯管理方面進行了新的改革,業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與之配套,給外匯管理帶來風險隱患。二是適應性和操作性不強。有些單位雖然出臺了不少制度,但其中不少制度都是將上級行對應的制度照抄照搬,直接作為本單位、本部門的內控制度,沒有從實際情況出發,作以具體轉化、細化;有的對制度簡單拼湊組合,過于概括、簡單、粗放,缺乏有機聯系和銜接,不具有可操作性,作用不大。三是制度建設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學識水平與預見性能力等因素的制約,縣支行制定的部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科學性、嚴謹性、可操作性不強,實踐中難以把握和操作。
2.干部職工遵守制度的自覺性有待加強。制度是由人制定的,更要靠人去執行。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職工認識不到位,自覺執行制度的習慣還未養成,守法精神有待進一步培養等問題。主要表現:一是部分干部職工思想觀念轉變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的意識不強,總認為以前都是這么做,習慣于憑著老經驗、老做法開展工作;有的風險防范意識淡化,思想懈怠麻痹,存在差不多、過得去就行的想法,還有的存在不以為然或抵觸情緒。二是有的干部職工態度消極,情緒懶惰,缺乏主動負責精神,錯誤認為落實制度是多此一舉,是給職工套上“緊箍咒”,因而情緒消極,表面化、機械化、應付性執行,走過場,敷衍了事。三是部分干部職工在新制度出臺后沒有認真學習,對制度規定一知半解,導致違規操作,屢查屢犯,給央行正常工作帶來隱患[2]。
3.要害崗位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不能有效落實。近年來,人民銀行縣(市)支行受機構分設、人員分流、自然減員等因素的影響,人員存在只出不進的情況,普遍面臨人力資源短缺、人員結構老化等問題,尤其是大小額支付系統和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tcbs)上線后,各項業務工作及崗位分工不斷細化,基層工作人員。
4.缺乏科學有效的制度執行監督考核機制。監督考核是制度執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現制度目標的重要手段。目前,基層央行制度出臺后,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執行工作責任制,使得制度執行的質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實。從海口中心支行開展的監督檢查來看,有章不循、違規操作、屢查屢犯的現象還比較多,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建立有效的監督激勵機制和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制度,存在檢查不深不透,對于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后續監督力度不夠等現象,該發現的問題未能及時發現,該消除的隱患未能消除,雖然近幾年對于監督中發現問題已逐漸按有關要求落實相關人員責任,但對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僅限于風險或案件出現后,影響了風險控制的有效性[3]。
二、進一步深化制度執行力建設的建議
1.規范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制度梳理評估機制。 一是繼續做好制度梳理評估工作。制度是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隨著中國經濟金融的發展,人民銀行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出現了許多新業務,舊的業務也在不斷發生調整變化,必須根據形勢的發展、業務的更新、技術的改進,定期組織對現有各類制度進行梳理評估,重點查找現行制度與法律法規和上級行規定不一致、制度之間不銜接、制度交叉重疊相互矛盾等問題,以及現行制度中存在的流程不清晰、操作不明確、制度與業務操作系統或實際操作脫節等問題,對制度管理或流程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或缺陷進行研究解決,確保制度管理緊跟形勢發展需要,與業務發展同步延伸[4~5]。 二是健全完善各項制度。按照“一個業務品種、一套業務流程、一套規章制度”的原則,把制度建設覆蓋到各項管理業務和具體操作過程中,科學設定崗位及其權責,細化各項業務風險防范措施,使各項業務工作都有嚴格的操作規范和控制程序,特別是建立健全要害崗位人員定期輪崗、強制休假、考核排查、風險預警提示制度,及時對“真空”地帶、新興業務研究制定相關制度,積極構建用制度防范風險的良性機制。 三是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要遵循制度建設的客觀規律,按照主體明確、指向明晰、程序嚴密、簡便易行的要求,以國家法律法規和上級行有關業務管理制度為依據,緊密結合本轄區、本單位的實際,把握好制度建設的階段性與長期性、可行性與必要性、穩定性與動態性的關系,科學規劃和有效推進制度建設工作,不斷提高各項制度的指導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要嚴密制度制定的程序,制定前,明確制定制度的目的和依據等;制定中,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加強溝通協調,突出重點部門、崗位,提高制度建設的針對性。涉及職能交叉的制度,由牽頭部門負責,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吸納合理的建議,防止制度之間發生沖突和出現制度空檔現象[6]。
2.加強制度宣傳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執行長效機制。 一是切實抓好制度學習教育。堅持把制度學習教育納入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內容,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切實做到三個“確保”,即對全行性制度,確保人人了解、自覺遵守;對本部門制度,確保本部門人人熟知、規范執行;對本崗位制度,確保本崗位人人精通、嚴格操作,不斷強化制度剛性意識,促進廣大干部職工真正把制度要求轉化為自律規范,將外在的制度約束轉化為內在的自覺行動。 二是加大制度公開和宣傳力度。要扎實推進制度公開工作,將制度公開作為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行務公開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信息公開欄、網站、制度匯編等載體,及時進行發布,切實提高制度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三是培育制度文化,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首先,領導干部要發揮表率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學習制度,帶頭落實制度,切實做到行動先于一般干部、標準高于一般干部、要求嚴于一般干部,形成榜樣和示范,發揮引領和導向作用。其次,要選擇具有央行特色的實踐載體和形式,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大力培育以制度為主題的央行制度文化。
3.發揮監督合力作用,建立健全制度落實監督檢查機制。 一是嚴格部門、崗位自身監督,形成部門主要負責人督促指導、分管負責人監督檢查、工作人員每日自查的制度落實工作格局。 二是抓好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業務主管部門要通過運用綜合檢查、專項治理等方式,加強對下級制度執行和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及時發現、通報、整改存在的問題,指導和規范下級業務的開展。 三是發揮好專業監督部門的作用。各級行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內審等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對本單位制度執行和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要通過重大事項重大問題請示報告、述職述廉、內部審計、執法監察、專項檢查、誡勉談話等途徑,加強對縣市支行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以及權力比較集中的部門部位、關鍵環節的監督,切實督促制度落實。同時,要明確監督執行制度的責任,消除監督空白。四是創新制度落實監督手段,增強監督效果。建立監督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交換工作信息,共同研究解決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增強監督效果。積極開發建設以信息網絡技術為載體的實時監督系統,搭建各監督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提高監督資源利用效率。加大跟蹤監督力度,對被監督單位和部門制度執行及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及時監督[7]。
4.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落實情況責任追究機制。 一是加強責任追究制度建設,規范制度落實情況責任追究對象、內容、程序和方式,確保問責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是嚴肅責任追究。對于群眾有反映、工作已出現偏差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通過下發工作提示、監察建議、誡勉談話、警示談話等,及時提醒糾正;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對工作已經造成損失的責任人,根據黨紀、政紀及有關制度規定,及時采取批評教育、通報批評、經濟處罰、組織處理、行政處分、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形式,實施嚴格的責任追究。 三是嚴格考核獎懲。要把制度執行和制度落實情況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和述職述廉的重要內容,根據單位、部門和崗位各自承擔的制度執行和制度落實的責任,細化、量化考核指標,明確考核范圍、考核內容、考核方法等,定期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要把考核結果與績效考核、年度考核、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掛起鉤來,嚴格兌現各種激勵和懲戒措施,做到獎罰分明,調動干部職工執行制度的積極性。同時,要把考核結果通過適當形式公開,確保考核結果真實地反映制度執行情況。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銀行九江市中心支行內審調研組.制約障礙與清除途徑:落實人民銀行內審整改意見機制、方法和手段初探[J].武漢
金融,2005,(1):51-52.
[2] 曾亞波.破解“屢審屢犯”難題,政府構建聯動機制[N].中國審計報,2005-10-14.
[3] 龍立榮,等.績效考核執行力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8):32-37.
[4] 王建凱.構建基層審計整改聯動機制[J].中國審計,2006,(21):54-55.
[5] 高春蘭.如何建立有效的稽核發現問題整改機制,杜絕屢查屢犯,增強稽核工作的有效性[J].安徽水利財經,2006,(4):32-34.
[6] 申作青.企業執行力要素的模型構建及優化策略[J].管理現代化,2007,(4).
[7] 代樺.強化監督機制,提升企業執行力[J].中國煤炭工業,2007,(9):58.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