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樹懶
滅絕時間:大約11 000年前
滅絕原因:被人類獵殺
曾經的生活地點:美洲
體型:大約6米長,重4 080千克
食物:食草、食肉類動物
事實特征:長著鋒利的爪子,長50厘米
如何復活:美國猶他州糞便化石中的DNA樣本
2.古巴金剛鸚鵡
滅絕時間:19世紀末
滅絕原因:人類捕獵,棲息地遭受破壞,幼鳥販賣
曾經的生活地點:古巴
體型:大約50厘米長
食物:種子
事實特征:即使古巴金剛鸚鵡的肉質和味道很差,仍有一些人肆意捕殺食用
如何復活:古巴博物館內保存樣本中提取DNA樣本
3.新西蘭恐鳥
滅絕時間:15世紀
滅絕原因:人類獵殺
曾經的生活地點:新西蘭
體型:大約2.4米高,重226千克
食物:可能食草
事實特征:恐鳥沒有翅膀
如何復活:從新西蘭保存的羽毛和鳥蛋化石中提取DNA
4.袋狼
滅絕時間:20世紀30年代
滅絕原因:人類獵殺,棲息地縮小
曾經的生活地點:塔斯馬尼亞島,澳大利亞,新幾內亞
體型:體長1.2米,體重34千克
食物:獵殺袋鼠,小型嚙齒類動物,鳥類
事實特征:曾經親眼見到過袋狼的人們聲稱,它的下頜能張開180°
如何復活:澳大利亞博物館保存的袋狼標本中提取DNA
5.劍齒虎
滅絕時間:大約公元前10 000年
滅絕原因:可能是人類獵殺所致
曾經的生活地點:北美、南美洲
體型:體長2米,重408千克
食物:捕食哺乳動物,例如美洲野牛、鹿和馬
事實特征:被稱為加州劍齒虎
如何復活:美國洛杉磯拉布瑞阿焦油礦井中挖掘的骨骼化石包含著DNA
6.候鴿
滅絕時間:1914年
滅絕原因:人類獵殺,棲息地減少
曾經的生活地點:北美洲
體型:體長38~43厘米
食物:種子、蠕蟲、昆蟲
事實特征:最后一只候鴿是美國辛辛那提市動物園的“瑪莎”,于1914年死亡
如何復活:候鴿的標本較多,大概有1 500例,可從候鴿標本中提取DNA
7.渡渡鳥
滅絕時間:17世紀末
滅絕原因:主要是因為居住的島嶼被人類引入外來物種,例如狗會吃渡渡鳥幼鳥和鳥蛋
曾經的生活地點:毛里求斯
體型:大約1米高
食物:水果、種子
事實特征:僅生活在毛里求斯島嶼,位于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嶼東部
如何復活:挖掘發現的兩具骨骼化石中包含著DNA樣本
8.猛犸
滅絕時間:大約37 000年前
滅絕原因:人類獵殺,由于氣候變化棲息地減少
曾經的生活地點:亞洲北部部分地區,歐洲,北美洲
體型:高2.7~3.3米,重635千克
食物:草和其他植物
事實特征:俄羅斯發現一具37 000年前的小猛犸尸體
如何復活:冷凍軟組織中存在著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