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對農業科研方面由于科研經費的短缺而導致發展的速度緩慢,使得了中國農業科研發展滯后。構建及優化中國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體系,有利于中國農業綜合實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業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是農業科技活動中的一項勞動資料或勞動手段,是農業科研單位重要的經濟資源,是完成各項科研、開展業務活動的基本條件。怎樣做好固定資產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避免重復購置,實現其優化配置,防止固定資產流失,確保固定資產保值增值,合理、有效、節約使用固定資產,促進農業科研單位各項事業的發展,是值得我們探索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核算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2-0074-02
一、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資金來源復雜。農業科研單位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設備、儀器、家具、房產和土地等。形成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有多種渠道。國家基建投資撥款的主要有房屋、建筑物及大型儀器、設備、試驗裝置等;國家事業經費撥款的主要有一般設備、交通工具、農具、水暖電設備等;科研“三項費用”撥款的主要有科研儀器、設備、工具、房屋等;單位自籌資金、經濟實體、集資的主要有一般設備、工具、房屋等。由于上述固定資產形成的資金來源不同,造成了許多管理困難,使資產得不到有效的使用。
2.固定資產管理大部分以手工操作管理。固定資產購置、驗收、登記入庫、出庫、使用、損壞、報廢處置等沒有明確職責,很多單位購買和使用為同一個人。登記入庫、出庫為同一人,沒有制定定期清查制度。財務只負責賬務處理,對固定資產沒有制定一套規范、有效、責權利分明的管理制度來統一管理。
3.固定資產賬實不相符。有的科室自購固定資產從課題經費支出,未經管理部門登記、入庫、出庫,形成有實物無記賬。有的是儀器已不能用,放置多年被實驗室管理人員當作廢鐵賣掉,重新購置新的儀器,形成有記賬無實物。按有關規定,固定資產報廢須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報廢。又因長期無對賬,無盤點,財務只記賬,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沒有經常溝通,報廢、無定期盤點等造成賬實不符。
4.財務部門對固定資產核算不科學。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只設置固定資產、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修購基金四個會計項目,沒有計提折舊,只提取一定修購基金,不能反映出凈值,到年終財務報表,資產和凈資產很高。
二、農業科研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對策
1.制定固定資產總體規劃和部門購置預算,按需合理配置資產。結合單位固定資產情況,制定單位固定資產購置的總體規劃和資產采購預算;使用部門申請采購前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作好購置計劃論證,與追求先進相比,更主要的是考慮適用性;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根據現有的資源情況審批部門購置申請或是單位內部調劑、調撥,消除使用部門各自為政、隨意采購的不合理現象,杜絕盲目采購、重復購置,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建立大型儀器的專家評審論證制度,從應用和性能等全方位來論證購買大型設備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學性和實用性;采購時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降低采購風險。
2.重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資產管理機制。農業科研單位必須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利,各部門均應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崗,明確管理職責,嚴格按照管理制度的規定履行職責;根據資產的特點按設備、類別分別制定管理要求,異地資產管理、基地資產的管理除了本單位要有專人對資產負責外,資產所在地也應設置資產管理責任人員,制定異地資產管理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
3.加強固定資產登記、處置、清查管理,保證科研單位資產的完整。所有固定資產均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產登記入賬手續,詳細登記資產名稱、規格、品牌型號、購置時間、使用人、存放地點等信息;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對外捐贈、報廢等行為,均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自行處置。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資產使用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資產的清查、核對,最大程度地防范資產的流失。
4.強化資產管理觀念,打破“小部門”所有制,減少重復購置。科研單位的領導首先樹立資產效益意識,強化資產管理觀念。把單位資產保值增值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從而督促單位領導自覺重視資產管理。同時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有計劃的合理購置、調配、使用資產。采取有償使用制,“課題組”占用單位資產或“課題組”之間相互使用資產,可收取一定的使用費,用于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既滿足工作需要,又節約使用資金,同時又能調動各部門人員管理資產的積極性,物盡其用,杜絕資產的閑置浪費,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5.健全和完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科研單位的內部監督主要是加強會計監督,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包括建立采購監督制度、驗收監管制度、報廢審批制度、定期盤點制度、損失賠償制度、群眾監督制度等,規范日常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和實物賬。同時要建立固定資產卡片,及時準確地記錄固定資產的增減、結存、分布情況,要做到一物一卡、物動卡動、卡隨物走。未經領導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固定資產。加強驗收報賬環節,對固定資產和一些消耗材料的驗收報賬一定要特別重視,堅決杜絕不見設備就簽驗收的現象。人員退休、調離或課題結束時,單位給配置的所有資產應及時收回或清查,否則不得辦理退休、調離課題鑒定手續。對接受捐贈資產要及時入賬,納入本單位資產管理的范圍。外部監督主要是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財政和審計部門進行的監督。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審批程序及權限制度,國有資產拍賣制度及調劑使用制度等。凡處置資產(規定限額以上)一律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否則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不予承認,所造成的損失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財政部門要加強科研單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杜絕資金的賬外循環。審計部門要對科研單位的資產進行審計,在審計中要全面核實單位資產的真實性以及資產保值增值的情況,作為提拔任用領導干部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景艷,韓海斌.農業科研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1).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