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淮安市旅游資源特點基礎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問題,同時對淮安市旅游資源的開發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5-0202-03
淮安市“十二五規劃”確定提出淮安城市發展的戰略定位是“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和知名歷史文化旅游地” [1]。但淮安市旅游業發展水平與江蘇省內其他旅游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2012年淮安市旅游業收入占GDP比重不足10% [1]。一個地區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定位,對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調查淮安市旅游資源基礎特點,并分析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一、淮安市旅游資源總特征
(一)人文資源價值高,文化底蘊深厚
(二)自然與人文景觀結合較好
淮安旅游景觀中的自然和人文成分結合緊密。“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又名南山、都梁山,面臨千里長淮,背倚九座秀峰,因環境幽雅,歷代來都是文人學習的好地方,早在漢朝,孔子的后裔孔安國為臨淮太守時,就在此創立了“崇圣書院”。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歷史文化名山,宋元以來,眾多的文人墨客、翰林學士、官府政要都慕名而來,留下了大量的碑刻和碑碣。周恩來紀念館內設大量有關周總理的遺物及豐功偉績事跡,而館內還有大片的水域以及大量的花草樹木,整個館內環境古幽,清雅靜謐,偉大的人文景觀與美麗的自然景觀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淮安市景區景點數量眾多,其他的景點還有楚秀園、桃花塢公園、荷花蕩、櫻花園、五島風景區等,適合多種類型的旅游活動,如觀光游、考古游、地質游、天文游、登山游等旅游項目,這為開發不同類型的旅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能夠較好地滿足游客對現代旅游項目的需求。
(三)旅游品牌凸顯
近年來,淮安市緊緊圍繞“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周恩來故鄉”和“淮揚菜之鄉”三大城市品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促銷活動,旅游產品品牌效應開始顯現。“淮揚美食節”、“盱眙龍蝦節”、“金湖荷花節”和“漣水白鷺節”等一系列節會活動已經在省內外有一定的影響力。為努力打響“食在淮安、游在淮安”的旅游品牌,淮安相繼推出“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游”、“洪澤湖風光游”、“淮河風光游”和“現代農業觀光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線路。這些活動的開展同時促進了淮安市餐飲業的快速發展,碼頭羊肉、平橋豆腐、欽工肉圓、朱橋甲魚、高溝捆提、盱眙十三香龍蝦等名菜廣為人知。
二、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問題
(一)經濟發展水平低,旅游資源開發投入不足
(二)與省內同質城市相比差距明顯
淮安市近十年國內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有明顯增長的趨勢,但與江蘇省內其他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相比差距明顯;特別是歷史文化特色相近的揚州市相比,旅游業發展水平差距有明顯拉大的趨勢(見表3和表4)。這表明淮安市近幾年來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仍舊不足,周邊城市強大的競爭壓力是客源市場不足的重要原因[3]。
(三)旅游產品單一、空間分散,缺乏整合
淮安雖然擁有很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但是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力度非常不足。產品結構單一,多年來一直依靠少數的旅游景區來支撐淮安旅游市場,如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等。傳統產品老化、創新產品少,其他如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產品發展緩慢。目前的紅色旅游業多是簡單地陳列革命人物的紀念物,缺乏對其更深的挖掘。旅游資源空間分布很分散,鐵山寺、第一山等分布在市區以外,還有很多的著名景點都在縣區,旅游線路之間缺乏整合,難以形成集聚效應[4]。
三、淮安市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建議
(一)旅游資源創新性再開發
淮安市地處江蘇省腹地,被其他著名旅游城市所包圍,旅游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旅游景點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一是河下古鎮的再開發。目前的河下古鎮開發還不具規模,雖然建筑基本上都是仿古代的,但是里面的旅游產品缺少古代特色,可以考慮與河下古鎮歷史名人文化結合開發新的旅游商品。二是深入挖掘“西游文化”。淮安市是《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故里,但目前淮安市已經開發的與此有關的旅游資源僅僅有吳承恩故里和西游記博物館。這兩處旅游景點規模小,產品設計缺少創意,因此對游客吸引力不足。淮安市可以建一個特大規模的主題公園—“西游園”。目前蘇北地區尚缺少規模大的主題游樂園,作為蘇北中心城市,淮安應該抓住蘇北最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契機,著力打造蘇北規模最大的游樂園,應該是可行的。
(二)打響優勢品牌
一是打響偉人故里牌。主要是重量級的三位偉人:漢代大軍事家韓信、《西游記》作者吳承恩、開國總理周恩來。二是打響運河之都牌。作為歷史上大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的淮安,古有漕運總督府、河道總督府、河下古鎮,那是皇帝南下巡游的休閑地;今有水利樞紐、入海水道立交,這里聚集了人類水利史上的眾多全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古是全國鹽運中心,今是世界巖鹽之都。三是打響淮揚美食牌。現在,蘇州在打“東方水城”牌,鹽城在打“東方濕地之都”牌。作為淮揚菜發源地和中國淮揚菜之鄉的淮安,應理直氣壯地打“東方美食之都”牌。對于四個縣旅游發展優勢品牌選擇問題,盱眙應突出打響十三香龍蝦、鐵山寺和明祖陵三張牌;洪澤應重點打響洪澤湖、老子山溫泉和活魚鍋貼三張牌;金湖應主打“江湖要塞小江南”(水上花園、水上人家、水上森林、水上垂釣、水上餐廳、水上娛樂)品牌;漣水應主要圍繞今世緣酒做好緣文化文章,同時打響古黃河與鄉村旅游品牌。圍繞上述旅游優勢品牌,要有計劃地開發、有步驟地推出,形成發展中的興奮點、新亮點。同時有效整合旅游資源,設計合理的旅游線路。
(三)利用區位與交通優勢,積極發展過境旅游
近年來,蘇北的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善,特別是交通設施,以淮安市為中心的“米”字型交通網已經形成。隨著寧連、寧徐、淮江等高等級公路和同三、寧宿徐、京滬等高速公路以及新長鐵路建成通車,以及京杭運河的疏浚、新長鐵路延伸線的籌建,淮安市已成為蘇北乃至蘇魯皖交通樞紐,為蘇南、蘇中進入蘇北沿海和魯南的必經之地。淮安市應發揮區位與交通優勢,充分利用周邊地區景點知名度高之特點,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整合旅游資源,設計合理的旅游線路,發展過境旅游,以開拓更大的市場。
(四)搞好旅游宣傳工作
針對豐富的旅游資源,挑選重點旅游項目,進行包裝、推介。投入資金,制作宣傳畫冊、小冊子、關盤等宣傳資料,通過全市各地舉辦的藝術節(如淮揚美食節、盱眙龍蝦節、金湖荷花節、漣水白鷺節等)、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大力宣傳、推介淮安旅游;聯合周圍比較著名的旅行社,設計好精品的線路,共同宣傳、推介,吸引市內外游客,擴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可以與旅游發展比較好而相類似的城市(如揚州、蘇州、杭州等)舉辦文化交流節(如淮安文化·揚州行之類的),吸取人家發展旅游經驗的同時,更好地展示淮安、宣傳淮安;強化互聯網宣傳,可以在新浪、優酷等比較受歡迎的視頻注入廣告,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最近幾年像新浪之類的網站視頻的開頭廣告幾乎都是洋河藍色經典,如果淮安市能夠在這些網站視頻的開頭注入旅游廣告,能讓網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國[EB/OL].淮安網站,http://huaian.gov.cn.
[2] 淮安市旅游局網站[EB/OL].http://lyj.huaian.gov.cn.
[3] 周曉芬,翟明女.歷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旅游形象分析與思考[J].社會科家,2004,(7):57-61.
[4] 馬躍.淮安旅游業發展SWOT分析和發展對策[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8):55-56.[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