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心、政府費心、群眾擔心的重大民生問題。從食品安全的現狀、產生原因以及解決措施等方面入手,探討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關鍵詞:食品安全;現狀;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5-0270-02
近年來,“食品安全”一詞頻繁出現在公眾面前,食品安全不斷牽動國人神經,兩會最新調查顯示,食品安全成為十大關鍵詞之一,食品安全令人堪憂。隨著食品安全法、侵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完善,食品安全問題有所改善,卻仍然是兩會最關注的民生問題,可見在保障食品安全問題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繼續深化,所需采取措施有待進一步優化。
一、食品安全的現狀
眾多食品安全事件被爆出來,這不僅損壞了企業長久以來形成的誠信體系和品牌效應,也使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可度急劇下降。今年兩會最關注的民生問題還是食品安全問題,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顯示出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回顧那些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會使我們清晰的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是多么亟需改變。2011年有水銀刀魚、蒙牛奶“中毒”、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2012年有雙匯瘦肉精、雨潤烤鴨問題、毒豆芽”等。從今年年初開始,食品安全事件還在不斷噴發出來,黑作坊被查用臭水做泡菜、炒瓜子含鋁吃多會腦殘、德芙巧克力吃出活蛆等一件件令人作嘔的事件。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物質條件較以前有很大的改變,老百姓富裕了,但卻更憂心忡忡。食品安全事件絕非偶然,一件件都是系到消費者身心健康的重大問題。
二、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原因
引發食品安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能找到以下幾個原因:
1.標準方面:這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最重要原因。與國外相比,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不僅少,而且低。以農產品為例,中國農產品中只涉及62種化學污染物,而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公布了相關標準2 522項,相差之懸殊,出現問題的幾率大大增加。
2.農業方面:各種抗生素通過肥料進入食物鏈,使我們食用的肉、蛋、奶中含有抗性菌株,長此以往我們的身體也會對抗生素產生抗體。對農作物來說,農田是食品安全問題的源頭,根源是有害的,其他過程再優化也無濟于事。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絕。
3.生產者方面:企業誠信缺失、責任意識下降。(1)誠信缺失。現在的企業不是把誠信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謀取暴利放在首位;企業的文化建設相當落后,誠信意識太淡薄。(2)責任意識下降。很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毫無責任意識,他們利用一些不為人知的方法降低食品的質量,把一些已經變質的食品利用其掌握的技術,讓這些本來應該進入垃圾場的食品,進入了老百姓的肚子。
4.監管者方面:中國的食品監管方面存在“多龍治水”的問題。(1)食品監管過程相當復雜。監管部門之間存在監管重疊問題,造成部門之間對于想管的事情爭著管,但大多情況是沒人管、不敢管、不能管。企業給錢,監管者放行,老百姓遭殃。(2)抽檢率過低,流于形式。猶如食品專家所言,“我們的監管往往就是玩貓捉老鼠的游戲,而且這只貓還經常打瞌睡。比如在生豬流通渠道,所謂的抽檢往往是流于形式,交錢放行。”[1]
5.消費者方面:消費者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和辨認食品的能力。(1)消費者的法律意識不強,《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法》都是消費者保護自己權利的武器,但這些法律出臺以來,幾乎沒人關注過。(2)消費者不會辨認食品。消費者是社會中的普通人,不可能掌握各種食品知識,從包裝上也無法辨認食品是否有害。
6.法律制度方面:法律體系不完善,中國的食品安全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不僅有《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等有關食品安全的單行法,而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中也包含了有關食品安全的規定,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需一步加強和完善。
7.其他方面:中國食品生產采用分散化管理模式,生產場所多而雜,給監管帶來困難;法律對于違法者的處罰缺少具體規定。由國家衛生部、環衛總局、工商總局和建設部聯合下發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廢棄食用油脂管理的規定》,雖明確了從事加工廢棄油脂活動的單位,不得將廢棄油脂加工以后再作為食用油脂使用或銷售,但對違反者怎么處罰、處罰程度等,均未具體規定,從而缺少可操作性[2]。
三、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策
捍衛舌尖上的安全,兩會委員提出了許多方案,我們只有制定恰當的解決方案,才能減少食品安全事件。
1.追根溯源,從整個鏈條上完善食品標準,才能保證食品安全。建立一個可追溯的食品標準體系,所有的食品都要建立質量標準,根據質量標準來布置生產,形成相應技術,考察生產食品的場所是否安全,是否能夠生產出優質的農副產品。
2.建立食品安全誠信體系,確保有不良記錄者不能再進入食品生產經營領域;完善食品安全檔案制度,力求實現無縫監管。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道德。
3.執法部門應積極執法、有效執法、技術執法。(1)削減并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我們應削減一部分監管部門,由部分監管部門負責監管,并且明確他們之間的職責范圍。(2)工作人員大多白天執法,而違法生產大多是在晚上進行,可以調整部分監管人員的上班時間,使監管工作做到全天候無死角執法。(3)工作人員要便衣執法。很多時候執法人員在執法時,違法生產者看到執法人員來了,短短幾分鐘內很多證據就銷毀了,造成工作人員取證困難,給執法帶來難題。(4)工作人員要盡可能多的了解食品的生產過程,以便在抽查過程中有自己的分辨力,由工作人員自己挑選檢驗樣本比由企業提供檢驗樣本的安全性高很多。(5)監管部門要建立有效的監督舉報系統,接受來自群眾的監督。幾天時間里,武漢全市共接到“地溝油”舉報155起,其中舉報回收行為82起,大中型餐館疑似使用14起,小型餐館和攤點疑似使用59起 [3]。這就極大提高了監管部門的效率。
4.依據中國現行法律,對食品安全的處罰力度過低,或是金額10倍以下罰款,或是10萬以下罰款,經濟處罰過低,導致法律失去應有的威懾力,因此,應提高違法成本,加大懲處力度,對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
5.消費者要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要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積累法律知識,要學會辨別有毒與健康食品。
食品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的身心健康,我們從政府到企業再到消費者都必須提高警惕,只有我們團結起來,使違法生產者無處可藏,使每一個生產環節都展現在陽光下,我相信,未來的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將不再是常態,而是一個偶然事件。
參考文獻:
[1] 佚名.雙匯“瘦肉精”事件始末[EB/OL].http://www.storychina.cn/main2.asp? Id=29031tablename=sitesearch,2012-05-22.
[2] 佚名.地溝油為何屢禁不止[EB/OL].http://www.21food.cn/html/news/35/639611.htm,2012-06-12.
[3] 馮國棟.武漢將每日公布地溝油舉報落實情況[EB/OL].http://news.qq.com/a/20100325/002430.htm,2011-08-25.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