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于資源數量劇增、資源載體多元化、網絡環境不斷改善,以及廣大讀者利用資源的途徑、方式發生了變化,使得高校圖書館對資源的選擇,和配置都變得更加復雜。如何利用高校圖書館的有限經費,科學、合理地選擇和配置符合本校學科專業需要,滿足廣大師生需求的信息資源,是當前廣大高校圖書館工作者必須正視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信息資源建設;優化配置;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7-0238-02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信息中心,是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物質基礎。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數量迅猛增長,傳統印刷型資源、電子類信息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信息內容與日俱增,以往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的方式和內容,在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今天,有些滿足不了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高校圖書館只有加強對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建設科學、合理、高效的信息資源結構和高質量的信息內容,才能滿足培養人才和科技創新的需要。
一、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1.專業信息資源不均衡,有些利用率偏低。一些高校圖書館在新興學科專業的信息資源配置上還相對滯后,個別高校的一些專業甚至還是空白;有些高校即使圖書館的經費比較充裕,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補齊新增專業的信息資源,實現館藏資源的系統化和完整性。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高校新興專業的教學工作。
2.文獻資源重復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不高。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方面具體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各高校圖書館間互不來往、各自為政,在信息資源建設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復建設現象。二是各高校圖書館與校內各院、系的圖書室、資料室和分校區圖書館間沒有聯系,管理分散,校內整體圖書信息資源分布不均衡。三是各高校圖書館之間也缺乏溝通聯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程度不高,各高校自建的數據庫因其規模小、信息量少,從而導致數據庫的利用率低。
3.信息資源結構不合理,電子、網絡信息資源量少。很多高校的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上還都是放在印刷型信息資源上,對于電子信息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投入的經費不多,開發和引進的較少,忽視了電子、網絡信息資源的應用價值,這就導致無法滿足廣大讀者對信息資源多元化的需求,造成一些資源的閑置浪費現象。
4.追求信息資源的數量,忽視了信息資源的質量。在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許多高校一味地追求信息資源的數量,卻忽視了信息資源的質量,在圖書館信息資源購置過程中,搞突擊、圖省錢、不剔除舊書、購買便宜書等辦法來增加圖書的數量,無視讀者對信息資源的內在、細化的要求,導致圖書館整體效益的下降。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1.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信息資源配置。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情況受經費的影響較大,沒有充足的經費作保障,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的數量都無法保證,更談不上信息資源質量了。
2.信息采訪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影響信息資源配置。高校的圖書館有相當數量的人員專業知識匱乏、計算機水平不高、不懂外語、知識老化、不能掌握各類信息資源的特點、不能了解用戶的需求,很難適應崗位要求,影響采訪質量。
3.高校學科專業頻繁變化影響信息資源配置。一些院校招生部門、學科建設部門和圖書館的聯系不夠緊密,學科專業調整了,但相應的信息資源配置結構調整沒有及時跟上,勢必會影響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配置情況。
4.圖書出版情況影響信息資源配置。當前的買賣書號現象、追求名人效益現象、撰寫“職稱書”現象、名家著作粗糙翻版現象等不正之風盛行,導致高質量的圖書出版不暢,從而影響到信息資源配置的整體質量。
三、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配置原則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配置原則不僅要遵循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的系統性、實用性、經濟性等基本原則,還要根據高校自身發展特點的實際需要,建立符合本校校情、適合本館發展的配置原則。
1.學科性原則。高校圖書館資源配置過程中一定要破除“求全”思想,按照“藏以致用”的原則,從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的角度,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既能符合本校學科專業建設,又能滿足廣大師生需求,還能體現自身特色的信息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
2.資源共享原則。高校校圖書館也要順應時代要求,開放思路,主動參與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活動。當前,我國的 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這一共建共享方式在信息共享、文獻采購和教育培訓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大大地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效率。
3.整體性原則。高校圖書館在自建和共建過程中都應堅持整體性原則。在自建時,信息資源的配置既要有當前社會主流觀點的信息資源,也要有非主流觀點的信息資源。既要考慮廣大師生的一致要求,還要考慮特殊人群的個別要求。在共建共享時,在信息資源建設中要統籌安排、分工協作、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整個系統的科學、合理的信息布局。
4.成本效益原則。信息資源建設的最高境界是使其全部信息資源都發揮作用,產生最大的效益。要在采訪文獻時充分考慮經費投入,用最小購置成本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要根據對當前圖書館現有信息資源的利用情況,來規劃信息資源的分配比例,確定經費投入和購置內容及數量。
5.資源建設與服務并重原則。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中要克服“求全”思想,要主動適應高等教育發展需要,依據本校的學科專業建設,科學規劃圖書館信息資源配置。應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工作理念,堅持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并重,主動了解、掌握、征求讀者的需求和意見,有針對性地進行采訪,使信息資源配置適合人才培養的需要,符合學校發展的要求。
四、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優化配置的對策和建議
要實現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必須在構建合理的館藏結構上下功夫,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在信息資源建設專門人才的培養上下工夫,在建立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上下工夫。
1.建設配置合理的館藏結構體系。一要在信息資源配置中要調整好印刷型信息資源和電子類信息資源的配置比例。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中印刷型信息資源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它與電子類信息資源相比較而言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電子類信息資源信息存貯量大、占用空間小、便于復制、易于共享,總體的成本效益要高于印刷型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配置類型的選擇上,要以購置印刷型為主,兼顧電子類資源的建設,對印刷型信息資源和電子類信息資源兼顧考慮、取長補短、協調發展。二要優化各校區間的印刷型信息資源的配置結構。高校圖書館要在校區之產的印刷型信息資源配置上充分考慮各校區的實際情況,兼顧各校區的學生層次、學科專業特色、現有信息資源的利用率等因素,對印刷型信息資源進行合理布局。在調整布局時,要首先考慮基礎類信息資源和專業性資源的分布,避免重復投資,既要保證各不同校區的館藏特色,又要滿足讀者的需求,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三要加強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發揮其對電子類信息資源的補充作用。高校圖書館在經費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充分地利用好這些信息資源,建立既具有學校自身學科特點,又能滿足廣大師生普遍使用的網絡資源導航體系,既加強自身的建設,又方便讀者的使用。
2.改變觀念、打破壁壘,走資源共建共享之路。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在第十三屆全國省(市)、自治區、較大城市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議上曾指出:“現代社會信息資源快速增長,僅憑一館之力難以實現對所有文獻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難以滿足用戶的所有文獻信息需求,圖書館必然要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之路”。一要加強校內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高校要上下一盤棋,打破圖書館和院系資料室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校圖書館要主動加強與院系資料室的聯系,超前規范信息資源建設,利用好院系資料室的現有信息資源,加強與院系專業教師的溝通,綜合考慮本校信息資源分布和需求情況,對全校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統一高度管理,實現資源在校園內的共建共享與合理配置。二要加強各校圖書館間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任何一家圖書館都不可收集到全部的信息資源,也不可能滿足讀者的全部需求。各高校間有很多的相似性,圖書館的建設方針和信息資源的配置原則大致相同,所以,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方式將會大大提升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數量,也會提高服務水平。三要加強系統內共建與跨系統共建相結合。高校圖書館面臨的讀者是擁有豐富知識量,并且對信息資源要求很高的廣大教師和學生,應該徹底改變固步自封、各自為政的狀況,加強對外聯系,主動尋求區域內合作,在信息資源建設中既建立起有特色的獨立體系,又成為整個地區乃至全國信息資源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3.結合學校實際,建設特色館藏。隨著網絡時代到來,在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背景之下,高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必須進行特色化建設,形成獨具特色的信息資源建設體系,才能有效地緩解經費不足的壓力,才能提高館藏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和教學、科研的需求。要建設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首先要合理規劃布局本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體系,然后配置相應的特色信息資源內容,在內容上要具有四方面的特色:一是要突出學校自身的特色,要將本校教師和學生的論文、課題、講義、畢業設計等教學、科研成果收集起來,加以整理,作為本校的信息庫,供廣大師生參考。二是要具有學科專業特色,高校圖書館要結合本校的學科專業建設情況,對重點學科及新增專業重點建設、優先投入,及時調整信息資源比例,確保這些學科專業的完整性,保持學科專業特色。三是要突出地域特色,各高校要根據本學校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特點,結合地緣優勢,采集一些符合當地特色的信息資源,便于高校讀者使用。四是要建立學校自身的特色數據庫,充分利用現有的模塊建立一些符合學校自身特色又特別(下轉242頁)(上接239頁)適用的數據,既可節約經費,又形成了特色。
4.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人才培養。信息資源建設的工作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外,還要掌握計算機、外語、網絡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語言表達、組織協調、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要想把好質量關,就必須有高素質的信息采訪人員。一要優化信息資源建設人員層次和結構。高校圖書館要結合本館實際和工作需要,及時調整圖書館員尤其是信息資源建設人員的結構和層次,有計劃地引進、選拔、培養專業人才,把思想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責任心重、有著良好的語言溝通和綜合協調的能力的人放到信息資源采訪工作崗位上,以提高信息資源采訪質量和信息資源利用率,更好地服務廣大師生,服務學校的發展。二要加強信息資源建設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當社會圖書信息資源包羅萬象、魚目混珠,每一項信息里都反映著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宗教信仰等元素,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人員只有具備堅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和正確的價值觀念,才能有效區分信息資源的優劣,能夠抵制住圖書運行商施以恩惠的誘惑,從工作實際出發,去購置優秀的信息資源。三要提高信息資源建設人員的語言表達和綜合協調能力。信息資源建設人員需要參與到圖書發行的各種公共關系活動之中,還應該多到基層進行調研走訪了解讀者的需求,這就需要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和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外,還要提高語言表達和綜合協調能力。
5.通過建立合理的體制機制,促進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一要建立學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委員會。各高校應該建立學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委員會,主要負責全校的信息資源的配置,保證經費合理使用。委員會成員應由圖書館主管采編工作領導、采編工作人員、校內各專業學科的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組成。二要建立電子類信息資源評估機制。高校應建立電子類信息資源評估機制,由相關專家、教師及學生組成評估組,通過評估組對電子類信息資源的布局和利用情況進行分析,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建議,再對需要購置的資源進行論證,最后決定如何購置該類信息資源。三要進一步完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薦購機制。教師和學生使用圖書館印刷型信息資源的目的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圖書館在進行信息資源購置之前,必須先了解用戶的需求。建立信息資源薦購機制可以系統地了解和掌握讀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購買。
參考文獻:
[1] 金云.論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11).
[2] 唐振宇,陳鳳巖,馮玉強.黑龍江省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優化配置與建設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8,(3):43-44.
[3] 蔡迎春,康紅.基于館藏結構分析和文獻利用統計的藏書質量優化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9,(9):42-46.
[4] 胡蓉.讀者閱讀對象變化和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配置研究[J].情報探索,2012,(12):68-70.
[5] 郭以建,卞麗芳.基于效用的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配置研究——以江蘇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情報研究,2012,(4):45-48.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