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國外大學、專門研究機構或者大型企業(yè)在華實驗或者與中國相關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合作的實驗項目越來越多,對我國而言,也需要警惕它們在華實驗的雙重倫理標準
沸沸揚揚的“黃金大米”實驗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9月18日,美國塔夫茨大學就學校研究人員以中國兒童為對象進行轉基因“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致歉,其在致歉中表示,該校的調查表明雖然“黃金大米”研究的數據通過驗證,并未發(fā)現健康及安全隱患,但研究本身并未完全遵循該校倫理審查委員會的規(guī)定和美國的聯(lián)邦法規(guī)。
華裔女教授湯光文系“黃金大米”試驗項目的美方負責人,也是在《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發(fā)表相關論文的第一作者。2012年8月,湯光文等在《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上發(fā)表了與“黃金大米”相關的研究論文。但是根據隨后披露的信息,湯光文等人在未告知對象實情的前提下,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江口鎮(zhèn)中心小學選擇該校學生進行了上述試驗,被實驗者都是6至8歲的中國兒童。事件于2012年8月被媒體曝光,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
湯光文是美國塔夫茨大學博士、塔夫茨大學類胡蘿卜素和健康研究所主任,對該校進行科學實驗的相關倫理規(guī)范不能不清楚,作為高校重要的一個研究人員,其對美國科學實驗倫理的邊界理應十分清晰。事實上,也正是十分清楚這種倫理邊界,她知道在美國進行這樣的實驗存在巨大的困難,而是利用中國科研管理方面的一些漏洞,和中國的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進行合作,繞過美國的倫理障礙。
調查結果出來以后,該校采取了糾正和預防措施,主持這一研究項目的湯光文將在兩年內不得從事人體研究,并需在這段時間內重新接受人體研究相關規(guī)定與條例的培訓。在此之后的兩年,湯光文也只能在研究負責人的直接監(jiān)督下以合作研究者身份進行人體研究。對湯光文個人而言,這總算是一個極大的教訓。此外,該校倫理審查委員會還修改了規(guī)章程序,對于今后在美國境外或在跨文化背景下實施的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將對其進行更細致的審核。
就塔夫茨大學而言,其就“黃金大米”違規(guī)試驗項目的處理態(tài)度值得贊揚,但是筆者卻怎么都無法輕松起來。塔夫茨大學可以規(guī)范該校未來在華實驗項目的倫理問題,但是對我國而言,其他國外大學、專門研究機構或者大型企業(yè)的在華實驗項目是否也會得到規(guī)范呢?實際上,多年來,利用中國科研管理的漏洞和科研倫理的不健全,不少機構尤其一些大型藥企一直在利用中國人違規(guī)或者偷偷進行一些科研項目的實驗,以解決本國因科研倫理障礙而實驗困難重重的問題。而在這些實驗中,很多中國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變成了實驗小白鼠。
筆者認為,就這些在華偷偷進行實驗的機構而言,它們的一些在華倫理違規(guī)科學實驗執(zhí)行的是典型的雙重倫理標準。這樣的科研是極不道德的,就是能出再大的科研成果,也是極不光彩的。因此,就實驗機構和實驗人員而言,除了遵守科學實驗的普遍準則,還需要遵守各個國家的倫理規(guī)范。
當前,對我國而言,必須要警惕在華實驗的雙重倫理標準。我們不反對國外相關機構在華進行相關科學實驗,甚至鼓勵中外合作實驗。但是在現在,對涉及到人體的科學實驗項目,必須要強化監(jiān)管和實驗項目的審查,不給國外相關機構在華科學實驗實施倫理上的雙重標準留下制度上的漏洞和缺口。
由于國外的很多實驗項目為了方便在中國落地,一般都是采取和中國相關研究機構及研究人員合作的方式進行,加強對中方參與機構和人員的約束和監(jiān)管也是極為重要的舉措,而不是因為有中方機構和人員參與,就對其實驗項目一路綠燈或者睜只眼閉只眼。否則,對國外相關實驗項目科研倫理的約束依舊會變成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