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肩負著重要的教育使命,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應堅持其生活化、多樣化、自主化、開放化、創新化,真正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優化。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教育;生活化;多樣化;自主化;開放化;創新化
勞動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磨練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未來公民的重要素質之一。下面就結合勞動與技術教育課的教學體會,對其實施的策略談一點膚淺的看法,愿與大家齊討論,共進步。
一、堅持勞動與技術教育生活化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應該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的全面發展,為學生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服務。因此,勞動與技術教育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們應堅持勞動與技術教育從生活中引出問題、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探索學習。如:在引導學生制作《萬花筆筒》中,先引導學生調查生活中筆的放法、多種筆筒的特點及存在的缺陷,讓學生自己尋求解決方法,利用現有資料設計一個方便實用的筆筒;學生的杰作會令人大開眼界,有的學生用飲料瓶子制作成精致、美觀的筆筒,有的學生用各種紙盒制作成筆筒等等;從它們的加工難度來看,雖不算很大,但可以看到學生在調查、準備及材料收集方面下了功夫,這才讓我們看到了由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形形色色的筆筒;在此過程中學生開闊了思路,廣泛地利用了生活中的廢舊資源,并滲透了環保教育。
二、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多樣化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如簡易制作、手縫、種植、飼養等等,其形式也是多樣化的。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生活實際來確定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內容及形式,如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指導他們做一些紙工、泥工、穿襪子、系鞋帶、扣扣子、戴紅領巾、搞好個人衛生、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等活動,可以采用比賽、表演、游戲的形式;中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要求他們學會洗衣、植樹、飼養等;而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要求他們學會做飯、洗衣服、縫補等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使學生養成善于動腦、勤于動手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的勞動興趣,讓學生學會勞動,體驗勞動的快樂,深化勞動光榮的思想意識。
三、強調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自主化
對學生進行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自我服務勞動,這種勞動能夠培養日常生活必需的勞動技能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學會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生的自我服務主要包括在家的自我服務和在校的自我服務;在家的自我服務有自己穿衣服、鋪床被、搞好個人衛生、整理好個人物品、做簡單的飯菜、掌握常用電器的使用方法等;在校的自我服務有打掃教室或校園衛生、布置教室、綠化校園等等。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后,還要隨時做好督促檢查及評價激勵工作,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通過開家長會、家校聯系卡等形式搞好家校聯系及配合工作,了解學生在家做了什么?是怎樣做的?做的怎樣?做后有什么體會等等;并做到經常檢查一下學生的個人衛生。要讓每天做值日的學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的還不夠好,需要進行改正,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勞動過程中,激發從小愛勞動的思想感情,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注重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開放化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可以在課內,也可以在課外;可以在教室中學,也可以在生活中學,在社會中學;可以是獨立制作,也可以是合作完成;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超越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開放性地學習。教育界近年來流行三句話:你聽來的就會很快忘掉,你看見的就能記住,你做了的就能學會。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培養更是如此,只有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奔向更廣闊的學習天地——社會,放手讓學生親自去做,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體會,才能發展他們的多方面素質。如:把生產線上的工人請來為學生上課、作報告,讓學生走出去,到實習基地體會鍛煉,能夠加深學生對職業的了解以及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從而倍加珍惜勞動成果。
五、重視勞動與技術教育創新化
國家的興旺靠創新,民族的昌盛靠創新,實現現代化也離不開創新,因此創新意識在勞動與技術教育中被提到是不難理解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能,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情境,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提問,敢于質疑。質疑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具有創造性潛力的重要標志。提倡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引發更多的思考,在現有基礎上有所創新。如:在《自制環保手提袋》一課中,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制作出自己最理想的手提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教師的使命,也是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的必然趨勢。
以上是我對實施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策略的點滴認識,有待于在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我相信,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勞動與技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加強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踐探索,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