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中考改革的繼續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課試題的對學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自己從教的實踐經驗就如何抓好中考思想品德的教學談談以下看法。
【關鍵詞】中考復習;學生;教學方法;策略;教師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中考改革的繼續深化,思想品德課試題的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答案的多元性、創新性對學生聯系社會現實生活、緊跟時代步伐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自己從教的實踐經驗就如何抓好中考思想品德的教學談談以下看法。
一、談學生
(1)注重因材施教。學生素質有高有低,班級之間差異很大,對此,我堅持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每學期開學一個月后,根據測試成績讓每一位學生給自己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標。對成績稍差的學生,經常利用課間時間找其談心、聊天,鼓勵其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發揮主觀能動作用,不要放棄顯示自身能力的機會,要勇于與優秀學生競爭;對于成績較好、有進步的同學予以表揚,告誡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時常提醒他們,需要倍加努力以應對人生中的每一次考試。
(2)關注心理健康。初三是人生的重要時期之一,學生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加之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這無形之中給學生又添加了壓力。測驗和模擬考試中的任何一次失敗都有可能對學生心理產生嚴重的影響。有學生因為某次考試的失利而產生挫敗感,缺乏自信心,內心焦躁,甚至選擇放棄努力。此時,作為思想品德老師,我有責任和義務對他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擺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搬開思想上的絆腳石,重新回到現實,挑戰中考,挑戰人生。在我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下,他終于克服了這種心理障礙,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新的學習中。
(3)端正考試態度。由于中考思想品德采取開卷的考試形式,很多學生以為,思想品德考試很容易,多帶幾份資料抄抄就可以考高分,這種思想是極端錯誤的,這導致他們忽視日常的學習。四年來,我非常重視學生考試態度的教育,每學期都要拿出一節課的時間,向學生講解設立思想品德這么課程的意義,為何采取開卷考試這種形式,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的區別等,意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強調開卷考試并不代表不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相反,更應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相對閉卷考試來說,開卷考試難度更大,從而在思想上端正學生對待考試的態度。
二、談教學方法和策略
(1)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學生從初二升上初三,心里滿是興奮,而對于即將面對的中考,卻又迷茫和彷徨。針對此,我在初三年級的第一節課中重點講解如何應對中考,向同學們講解應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中考試卷側重于考查基礎知識,特別是初二和初三年級的基礎知識,所以同學們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這一系列的基礎知識。隨著課程的推進,我采取課前提問、課后精選習題,布置家庭作業的方法,及時督促檢查,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時事政治的能力。四年來,我堅持課前五分鐘時事點評活動,每節課都安排一位同學講解時事材料,聯系所學知識談個人的看法,臺下同學進行補充和評論,最后由教師作小結。盡管學生語言不夠豐富,條理還不很清晰,但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和對時事的興趣很有幫助,同時,還能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另外,在講解重點知識時,引用學生關心的社會問題來分析,如講到《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時,我就以大家比較關注的校車安全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的具體內容。
(3)教授審題和解題方法。解題的關鍵是審題,對每一屆學生我都非常重視學生審題和解題能力的培養,教授學生審題和解題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找出問題的關鍵字,如“是什么”類型題目的關鍵字眼常有:說明了、表明、蘊含了……道理、反映了……等;“為什么”類型題目的關鍵字常有:原因、意義、作用、重要性等;“做法”類題目的關鍵字常有:如何、獻計獻策、建議、怎么樣的等;常常以此來訓練學生審題和解題的能力。
三、談教師
(1)要注重自身修養。人們常說:為人師表。教師應以整潔、干練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給予學生面對中考的自信和力量,“親其師,信其道”一點也不假。
(2)要學會有效溝通。有效溝通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學習和提高的重要途徑。有人說,現在的學生不好教,尤其是初三的學生,說輕了不管用,他不當回事;說重了又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弄不好走極端。我一直嘗試著與學生有效溝通,力求與學生共同學習提高。
(3)熟練掌握和運用多媒體技術。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在校園已經普遍運用了,我們大可以利用好多媒體技術,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從容應對人生的每一次考試的目的。
總之,教學有法,貴在得法。只有更多的實踐和摸索才能真正上好中考思想品德課,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服務,才能促進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