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課程的評價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論述,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探索教學是實施新的數學課程的一種模式或方式,其評價應納入新課程評價的范疇,但又須突出其自身的特點,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三“多”兩“突出”。
一、評價內容多維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們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這就是說,評價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來確立內容體系,而且應側重后面兩個維度。
(1)關注知識與技能。學習數學首先要獲取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和基本的數學技能,該認識的要清晰認識,該記住的要牢牢記住,該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該運用的要能熟練運用。這個體系中各種要素組合有序,便于檢索,便于提取,召之即來,來之能用,用得靈活,用得恰當。
(2)關注過程與方法。對學生的數學習,不僅要看結果,更應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和掌握數學方法的情況。評價應有利于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勤于實踐,大膽探索,樂于動腦、動口、動手,不斷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
(3)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應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其自信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評價還應鼓勵學生敢于并善于鑒真偽和優劣,善于根據事物本身的特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選用最合適的知識、技能、方法。能夠突破思維定勢,做到不盲從,不因循守舊。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評價學生時,應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讓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員參與評價過程。” 評價不能由教師一手包攬,而應由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員構成綜合主體,而以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為主。
(1)教師評價。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具有權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觀、準確,不能帶有主觀好惡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緒化的成分。應盡可能全面一些,三個維度不可或缺。
(2)學生評價。自評要強調容觀性,實事求是,既不能縮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詞,言過其實。鼓勵學生在自評過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互評要在自評的基礎上進行,充分尊重自我評價,要把別人的不足當作檢查自己的鏡子,把別人的長處看作自己努力的目標。
(3)家長和社區人員評價。家長評價重在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主要看自學情況,看完成家庭作業的情況,看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社區人員的評價,主要是考察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能否自覺地去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方法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評價方式多樣化
“數學課程標準”認為:“評價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點,教師應結合評價內容及學生學習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以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學生的進步歷程。”評價方式應盡快實現多樣化。
(1)書面考試、口試和活動報告相結合。書面考試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難度,但要避免出偏題、怪題,超越“標準”的要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適當增強開放性。口試宜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一般考查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形成性和終結性結合。形成評價可以用課堂觀察、課后訪談、作業分析、單元測試、家長及社區人員反映和學生成長記錄方式。為作好形成性評價,學生、家長、教師都要作好記錄。
(3)定量評價和定性評結合。在呈現評價結果時,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為主。定量評價盡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級制;定性評價可采用評語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等。
(4)即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結合。做得好的應即時評價,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對那些在考試或活動中表現不佳或出現差錯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彌補不足,然后改正錯誤或進行第二、第三次測試。延時評價對那些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不可忽視。
四、評價應突出實踐性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數學學習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習活動,小學數學的評價應十分重視實踐性。
五、評價應突出創新性
“數學課程標準”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不斷獲取新知的過程,數學學習評價也應強調創新。要適當鼓勵學生縱向遷移,能綜合運用多種知識技能,借助直覺、歸納、類比、演繹等思維,分析解決新情境下的較為復雜的問題;要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別出心裁,尋求新途徑,采用與眾不同的方法和形式來解決問題;要鼓勵學生追求思維方式的靈活性,解決具體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