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程理念需要不斷深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部,盡管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及較大的改革,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影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現狀;解決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目標都是不盡相同的,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設計的時候,目標不夠明確,對教學內容的定位不準,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出現了目標錯位、隨意性大等現象,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不統一、教學內容與教學任務不協調等現象。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教學任務的時候往往以成人的認知標準與心理特征來制定教學目標,教學標準在不自覺中提高了,最后達到的課堂效果就是教師教課效率低,學生學習茫然一片
2.教學情境創設不明確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保證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要求變革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但是部分教師注重在理解新的教學目標中產生認知上的偏差,在教學中片面注重教學模式的變革,過分注重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注重教學方式變革,采取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情境教學偏重情境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使數學課堂缺乏本應該有的嚴謹性與邏輯性,數學教學本應該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創造生動形象的生活情境,但是有的學習內容確是與生活實際聯系較少,找不到相關的省會情境,教師為了創新教學方法,想方設法的進行情境創設,這種情境教學達不到應該有的效果,特別是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很難進入學習狀態,對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改變數學學習態度甚至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創設情境要明確、準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3.課堂教學注重于教學形式,使課堂教學效率低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形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變革教學設計,但是教師對于新的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夠深刻,停留在膚淺的表面,致使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花樣百出,活動特別多,學習為主旋律的課堂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學有效性大大打折。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往往存在為了活動而活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目的性比較差,難以獲得數學知識,缺乏數學學習興趣,邏輯思維與創新思維難以達到發展,這種形式上的教學設計的創新,難以達到創新的真正意義。
4.探究學習應用不準確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鼓勵學生交流合作,主動探究。但是探究課也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來確定是否需要學生合作探究,需要的課程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不需要探究的內容根據教學任務進行教學,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將探究學習與接受學習本末倒置,使學生思維活動減少,思維的嚴謹性得不到鍛煉,不能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所以,在數學中的探究學習要合適合理。
二、解決問題的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觀念是教學的中心思想,是教師教育活動的中心力量,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明確自己升上擔任的責任與義務,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傳授學習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要注重素質教育的滲透與傳輸,將育人教書統一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按此要求認真的進行教學任務,促進小學數學課堂長遠發展。
2.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
情境教學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是為了學生學習數學創造更好的方式與途徑。情境教學的創設要結合合情合理,具有生活化與數學趣味性。教學目標要結合教學目標,聯合教材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與認知規律,盡量做到合理、恰當、明確,簡約準確,新穎性與生活性合理統一,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將數學知識的重點難點與情境教學的創設相互協調,發揮情境教學釋疑解難的功能,教師在情境教學要從數學的知識的高度出發,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挑戰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3.教師要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不同學校、不同教師之間要進行教研活動的探討,不同的教師有自己的知識背景、知識體驗,教師教學模式,對于數學知識內容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教師將風格迥異的教學風格與教學內容交流探討、合作研究,教師的專業水平會不斷提高。教師同時要認真研究其他人的教學方法,并且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理性分析自己的教學方法,然后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課堂效率不斷提高,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
4.有效的整合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將合作學習與接受學習和諧統一,部分內容需要以接受學習為主,如數學概念等需要教師講解的內容并不需要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公式定律等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參與度高,教師需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之間互相合作探究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將探究式學習與接受學習相互整合,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將部分課堂學習時間留給學生,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已經有比較大的變革,但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有比較大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要求教師創新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方法,明確教學目標,進行正確的情境教學,將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完美整合,教師要注重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有創新性的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葉立君.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
[2]何裙裙.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
[3]楊新容.新課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
[4]居士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