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主體。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手段和工具。
根據新課標確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我本人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教學經驗,從以下方面談幾點關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體會。
一、教師把握課程標準,全面關注教學的價值定位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容易出現站位不準,邊界不清的問題,不知道小學信息課究竟要干什么。弄不明白幾個核心問題 “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教到什么程度”。對課程標準把握不了,教學價值定位不清晰。比如我在上完學生如何使用因特網這課后,旨在讓學生學會正確利用因特網查閱對學習有幫助的信息,結果操作學會了,但學生卻用它來看些無關緊要的網頁。在認真學習清華大學附中李冬梅老師給學生上信息技術課后,我受益匪淺,總結經驗。在第二堂課時我特地引導學生關注這樣的問題:“我能用因特網做什么。” 問題拋出后,學生們一下就活躍起來了,“看優秀語文作文”、“查找科學知識”“幫助我解答數學方面的問題”“豐富我的課外知識”……通過學生的回答,課程教學目標自然就清晰了。學生知道學習因特網是用來干什么的,正確認識和使用因特網的價值定位也就包含其中。在找準教學的價值定位后,這樣的信息技術課堂讓我的學生收獲很多
二、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學生很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這一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例如在講授PPT中給幻燈片添加背景時,我先出示兩張幻燈片,其中一張添加了背景,另一張是沒有添加背景的幻燈片。讓學生觀察,通過對比學生很快發現其中區別。接下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置了一個名偵探柯南破案的故事,將教學目標進行任務分解,看誰能順利完成給幻燈片插入背景,誰就是柯南。通過這樣有趣味的導入,學生都保持高漲的興奮點。我發現通過這個名偵探柯南破案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課堂的氣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整個課堂教學順利的達到了教學目標。在講授如何在PPT中設置自定義動畫的信息技術課,在導入過程中,插入了孫悟空在幻燈片中翻跟斗的動畫情景。當時剛放完那張幻燈片,學生們就一片歡騰,班上有位男生立即說:“今天誰沒學會就是笨豬八戒”,結果大家對自定義動畫都迫不及待的想學會,爭做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不但給學生帶來了快樂,也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然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三、利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特別是在電腦機房里,上信息技術課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信息技術課堂教授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教授過程中我常用到情境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第四章《制作報刊內容》第一課時,我先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個學校報刊招聘啟事:“急招一位報刊內容制作者,突出美觀和創新。歡迎廣大同學們踴躍報名。”接著問:“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興趣參加呢?”結果學生們積極性非常高,一下就調動了課堂的學習氣氛。接著我再發問“那么我們要掌握哪些本領呢?”學生們都踴躍發言,把手舉了起來。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為這堂課的開頭起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在學習五年級上冊第二章《美化你的幻燈片》的第一課時,我創設了黑貓警長抓小偷的故事情境,將給幻燈片添加背景的兩種方法分別用線索一和線索二給串起來,看看誰先抓到小偷誰就是黑貓警長。整個教學過程用這個故事貫穿始終,學生在尋找線索的過程中,自主探究,掌握了給幻燈片添加背景的兩種方法。利用黑貓警長抓小偷的故事情境,很輕松的完成了這堂課的要求。
2.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教師提出一系列的任務,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在學習《制作報刊內容》時,我將教學過程分成二個任務:利用文本框插入內容和美化文本框。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積極的探究,自學完成了學習目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既可以輕松愉悅地上課,又可以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培養自學能力。同樣在學習《制作小天使世界報報頭》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這課時,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成二個小任務來完成: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和給藝術字進行適當的修改。學生有了任務后,學習的主動性自然就調動起來,也顧不上開小差了。
四、善用教學評價完成課堂目標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是通過檢查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最終達到全面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例如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評價標準:將整個評價分成:課堂表現、回答問題、學習態度、知識掌握共四個方面。通過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三組進行優、良、中、差評價。最后進行綜合評價。通過教學評價的實施,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有個科學全面客觀的認識,認識到自己整堂課表現好的地方和不足。為改善后面的學習提供了方向和動力。
最后,小學信息課程的教學還需要我們教師多學習、多鉆研。緊扣課程標準,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知識的快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