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增強興趣培養,激發潛能、賞識育人,在備課,上課等常規環節中認真重視課堂教學,為全面提高學生體質,發揮體育課的應有作用。
【關鍵詞】激發潛能;童心育人;賞識育人;活動育人;精心備課;面向全體;提升素質
體育課是增強學生體質,鍛煉學生體魄,培養學生拼搏進取克服艱難險阻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生理心理的一門學科。如今的體育課雖然已經引起國家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得到廣泛的開展,但部分地區對體育仍存有偏見,認為體育無足輕重,只要學好文化課就可以了,至于體育無非是走走、跑跑、跳跳、投投。只要身體健康、身體素質好不鍛煉也可以。殊不知就是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的滯后,病發率的提升,學生諸多不良心理現象的產生。只注重他們掌握知識的多少,分數的高與低,缺乏對其健康心理的引導,缺乏對其意志品質的磨練。體育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在培養學生意志品質,拼搏進取的精神方面比其他學科更具有其優勢,使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得以鍛煉與提高。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何上好體育課,開展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非常重要,在教學中上好體育課,不僅需要教師的認真付出,還需要恰當有效地教學方法和理念,去指導教學實踐。
1激發潛能,童心育人
1.1增強興趣培養,從兒童的視角去發現
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決定了學生對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學習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師應重視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如: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其次,教師在做教學計劃時,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進去,開發出一系列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法如游戲、情境、小組合作等。對小學生較有吸引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多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發現問題,發掘興趣點,和學生做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2調節課堂氣氛,用兒童的思維去交流
課堂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對知識的吸收和接受程度。良好的課堂氛圍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輕松、積極、但不失秩序。因我國學校體育長期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難一下度過過渡期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大多數學校還延續著之前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即使有一些新型的教學方法被應用于教學過程中,但由于對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掌握不到它的精髓,最終只流于形式。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勇于實踐,將更多新型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中來,不斷將其進行總結、完善,使其更好的應用于課堂氣氛的調節。多用兒童的思維方式去換位思考,語氣抑揚頓挫,忽輕忽重,整個課堂像是模擬軍事演習、游園會、故事會、動物王國聚餐等等,有的放矢的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及時采用多問易答的形式來體察他們的心理生理狀況,形成良好的交流。
1.3激發主觀能動,以兒童的發展為追求
如何激發出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就成了高效課堂推行后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主動的維護課堂秩序,讓他們用自己不太精煉的語言逐步規范管理,以兒童未來的健康發展為教學最終追求。教師可多將游戲法運動到體育教學中來,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而游戲一般是以集體形式展開的,且一部分游戲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以小組為單位,自行組織邀請賽,友誼賽等,游戲結束后到老師這里領取獎勵和懲罰。如,懲罰表演節目,獎勵觀賞節目等。課堂中只需把活動內容和小干部職責安排下去,孩子們就能安全有序的完成課堂鍛煉的要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小干部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競爭意識等。教師應注意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材內容,拿小學生來說,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一味對學生進行技術技能訓練,不僅學生的身體無法承受,也極易造成學生對于體育的錯誤認知,導致他們無法從中得到樂趣,而認為體育只是單調和無休止的訓練,不利于今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教師日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2不泯童心,賞識育人
賞,含欣賞贊美之意:識,是肯定認可?!百p識教育”就是通過激勵,表揚手段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鼓勵他不斷追求成功。賞識是孩子不斷追求成功的“金鑰匙”。
2.1小成功,樹自信
體育課中多發現學生的“小成功”,及時進行鼓勵,會樹立孩子們的自信,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才能不畏艱險。如,低年級學生的50cm助跑跨跳學習中,教師可在課前事先用彩色粉筆畫好寬度不同的“小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們進行“小熊過河的游戲”,給予孩子們“菜單式”的練習目標,讓同學們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小河寬度,及時給予贊揚、肯定、鼓勵,并通過自己的不斷嘗試選擇越來越寬的小河進行挑戰,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可多組織類似的活動,充分激發出學生的潛力,使其對體育學習以及自己的能力都充滿自信。
2.2多鼓勵,免自卑
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都有比較強的自尊心,榮譽感和積極向上的心理,所以在教育過程應以表揚、鼓勵為主”。一位著名的哲人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倍p識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小學生對教師或家長意見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學生會漸漸形成自我的價值觀和對待生活的態度。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物別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對學生進行嚴厲呵斥與批評,避免學生自卑心理的產生,注意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以,多用鼓勵的語言來引導學生,使其樹立起人生最初的自信心,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這一小小改變,往往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3改觀念,勵創新
作為教師,要堅決摒棄“恨鐵不成鋼”的傳統思想,要積極實踐“賞識教育”,讓我們用賞識教育這一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要讓學生從學習的成就中體驗快樂,要讓學生從做對一個動作,完成好一次練習,取得一次次進步中獲得滿足感。我們要善于用鼓勵的語言、信任的表情及時地肯定學生,以激發他們的各種學習動機,啟迪他們的創新精神,實現更高的目標。
4重視課堂教學,提高體育技能
通過日常體活動,培養學生擁有自主鍛煉的能力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逐漸從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向對學生能力以及鍛煉習慣的培養過渡,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其固定的形成模式和特點。
4.1精心備課,愛的滲透
備課是教學的起始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要打造精品課堂,教師應多花點心思備課、說課、聽課、評課、交流。一線體育教師往往都是學校的“體力活”先遣隊,平時事務性的工作較多,課時較滿,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我們必須將孩子的未來健康發展作為自己神圣的使命,用愛心澆灌。平時多費心,多費精力,多收集心理輔導內容、身體生理常識、新鮮事物、新聞信息,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
4.2嚴抓常規,以技促能
擁有良好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掌握基本體育技能的保障。課堂組織或鍛煉方式的不當,極易導致學生在鍛煉過程中身體受到傷害或是因不得其道而漸漸喪失教師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因此,平時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的常規習慣,能保證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有利于他們建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5面向全體,提升素質
有選擇性的組織安排一些體育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提升體育類綜合素質,且借助這樣一個愉悅的平臺保證全體學生每天一定的運動量。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教師還需仔細觀察,發掘出更多有潛力的學生進行專項培養,爭取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體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匡伯輝,孫有平.師專體育.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4
[2]體育與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張熊飛.試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辯證關系,1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