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素質教育也提倡減輕負擔,高效利用課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充分發揮師生的作用。讓學生明確課堂的重點、難點。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高效;新穎;靈活
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復數的引入》這一課是整個復數這一章的第一課,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解決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引伸到現實生活中,就是當我們遇到矛盾時,也要勇于面對矛盾,要有解決矛盾的決心和信心,促進矛盾的轉化和解決,同時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數學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機的一種最重要的成分,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也有很大的關系;同時,這種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二者之間相互促進,使數學學習活動更加活躍、有效,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從數學素材中選取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通過使用一張薄紙對折若干次后,“可與珠峰試比高”來引起學生的學習指數函數的興趣;通過講解中國電腦體育彩票獲獎面的大小激起學生學習概率的興趣等等。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進而形成創新的意識。
三、互動教學,提高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講練結合,科學組織講和練的關系。我們知道數學是要靠學生做的,特別在考試中,看學生的動手能力了,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時的,要靠平時的積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講解引導和同學的練習加深是一個有機體,要合理安排,科學組織。所以,在每堂數學課堂中,教師應騰出十來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當然解的過程可以由教師完完整整寫出,也可部分寫出,或者請學生寫出。總之,通過練習加深對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的理解;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建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實施差異教學,力求探索一種教師啟動——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一一練習評定——差異輔導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全體學生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激發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四、加強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當然。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是主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就要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多與學生溝通,營造和諧、寬松、樂學、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學習氛圍,優化他們的創新心理。通過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推廣探究;通過新知識,引導學生求新探究;通過快捷思維訓練,引導學生直覺探究;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求異、求巧探究等途徑,以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嘗試”的過程中來,從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挖掘出他們創新的潛能。
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我以為應該這樣:
(1)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在課堂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比如要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的對象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要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要指導學生及時地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等。第三,要科學地運用直觀教具及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第四,要努力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2)注意培養想象力。想象是思維探索的翅膀。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羅整個宇宙。”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教材潛在的因素,創設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誘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類比、歸納等。
(3)注意培養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從同一來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環節。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創造能力的大小,一般來說與他的發散思維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學中,要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4)注意誘發學生的靈感。靈感是一種直覺思維,是由于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是認識上質的飛躍。靈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突破和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
五、要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放飛學生的心靈
現在的學生和過去的學生不一樣,他們自幼很受充愛,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那種盲目懼怕,絕對俯首帖耳的學生已不多見。因此,教師也調整自身,在課堂上應有主持人的優雅自如的風度。要自然、大方,面帶微笑,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教師,也會對這位教師所任的學科感興趣,進而幻想在這門學科領域里有所創造。對數學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作用。
六、在高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
我們要想讓數學課堂重新煥發起生命的光彩,彰顯出靈性與活力,使數學課堂風生水起,不時閃動智慧的火花,就必須創新教學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突破傳統課堂枯燥抽象的格局,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而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則是首選。它運算速度快,畫圖便捷,能夠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有利于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充分發揮師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湯國華.如何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模式[J].家教世界.2012年第10期
[2] 孫琳琳.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