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中學班級管理的意義,以及班主任必須掌握的班級管理的方法、技能和原則,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班主任須具備的素質。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教育;育人
班主任的工作在學校與學生之間起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班級管理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學校管理的組成部分,是搞好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那么, 學校內部班級管理工作是每位班主任教師的一項基本功, 尤其是知識經濟社會, 如何帶好班集體, 是一項擺在中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1以“教育育人”為目標,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所謂“教育育人”, 就是教育的引導和啟發性, 通過說理、啟發、疏導、誘發等手段, 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從而達到接受教育的目的。
1.1 注重教育的針對性
班主任教師應該做到既要了解班級整體結構, 又要了解學生個體情況;既要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又要了解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只有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學生,才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首先,要掌握班級整體構成。班主任只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要掌握學生個體, 研究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狀況興趣愛好等;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績、學習方法、思想品德、身體素質與健康情況;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掌握學生發展規律, 從而摸索出經驗, 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以實現教育育人的目標。
1.2 把握教育的特殊性
榜樣的力量在于影響個體產生道德需要和自我教育的意識。班集體也需要適時地樹立典型,進行榜樣示范。榜樣的力量有利于樹立正氣, 作為班主任要注意選擇與本班學生年齡相仿, 所處的社會地位大體相同的榜樣,這種榜樣對學生的影響力最大。同時宣傳時代英雄,也是發揮榜樣力量的手段。因此, 對于榜樣的示范性和影響力不容忽視。
1.3 注重教育的重復性
班主任教師要對后進生有正確的認識。班集體中存在后進生或有問題的學生是客觀存在,任何一個后進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特長,以此為教育、轉化的突破口。任何一個后進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信任后進生同學,了解他們后進的癥結,善于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轉化、教育。一定要對癥下藥,抓住成人的特點,要學會做長期耐心細致的工作,防止出現反復,但要正確地對待工作中出現的反復,反復抓,抓反復,不斷鞏固已出現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把后進生轉化過來。
2以管理育人為手段,規范思想行為
所謂管理育人,就是以政策法規為準則,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達到育人的目的。
2.1選拔干部培養出好班委
選好、用好班干部,組建強有力的班委會是搞好班級工作的基礎。班主任積極調動全班同學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是培養優秀干部的最佳途徑。班主任與班干部共同研究班級管理的具體方法,鼓勵干部大膽、細致、主動地開展工作,使班委會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班級核心。為此,在注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 更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管理好班級,就得正確培養和使用干部。
2.2 加強法規學習
要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習有關獎懲細則和學校管理規定,組織學習中學生守則,以控制和規范日常行為,樹立良好的學習風氣,端正學習態度,強化教學管理,特別是要嚴肅考紀考風,防止徇私舞弊行為。由于現今高校擴大招生,告誡學生要珍惜求學機會,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培養出自身的能力,等待被社會選拔。
2.3 落實制度不手軟
把各項規章制度告訴學生,并在今后的學習中落實到行動上,一定要按照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去執行。對嚴重違紀者依照相關規定按程序予以處理,決不能偏袒學生的不良行為,否則將是對學生的坑害,也是對學校規章制度的踐踏,危害學校的形象。
3以服務育人為基點,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素質
服務是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是思想教育的基本內容。感情投資是班主任能否帶好班集體、培養好建設者的前提。
3.1 服務的主要途徑
首先, 動之以情,是服務的基礎。把動之以情的教育方式滲透到對學生細致入微的工作中去,關心愛護學生,學生就會和班主任親近交心,班主任的工作就容易開展。其次, 配合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促進后勤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提高服務質量,為學生優化居住、通行、飲食等條件,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再次, 發揮集體力量,與各科教師密切配合,并經常與各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互通情報,聽取各科教師介紹本班的情況,學生個體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同時聽取各科教師對班級管理合理化建議,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班級,統一認識,統一要求,更好地發揮教師集體的整體效應。
3.2 班主任具備的素質
許多成功的班主任的實踐表明,班主任內在的氣質、風度、學識、修養等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是對班級、學生最有效的影響力。因此,班主任的素質正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關鍵。
總之, 每個班級的情形千差萬別,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每個班主任要總結經驗,找出共同點,使班級管理趨于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減少隨意性、盲目性、簡單化,那么,班級管理工作一定會做得很出色。
參考文獻:
[1]睢文龍,廖時人,朱新春.《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
[2]黃希庭.《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