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學習的心理動力主要表現在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體育學習的動機,態度 興趣和習慣是體育學習心理動機的主要組成,它們對體育學習的效果有直接影響[1]。高中體育教學效率低下,是許多高中體育教師都面臨的問題。很多體育教師、學生都反映高中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教師教的內容學生不喜歡,學生不愿意參與,課堂氛圍緊張,課堂死板沉悶。長期如此,師生關系緊張,學生覺得體育課沒意思,體育教師也懶得教,放羊式課堂教學已經形成常態,體育課形同虛設,很難完成學校體育教育目的和任務。
【關鍵詞】體育教學;順利開展;高效課堂
新課改將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放在第一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編排,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內容的選擇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興趣性強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采多樣化,教學評價更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使學生體驗到進步所帶來的快樂和喜悅感,從而對體育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很多老師在備課時注重的是目標和過程,往往忽視教材分析這一環節,通常都是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照搬照抄。而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重難點、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哪些內容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一旦把教材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一、因材施教,有效地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
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在肯定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共同規律性的同時,也承認了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由于受遺傳因素質、生活條件、運動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在技術學習中會表現出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他們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從事某一技能的學習,也不可能在經過同樣的學習努力后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如果用統一的標準和進度來統一要求不同的學生,肯定會挫傷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會阻礙部分學生運動技術前進的步伐。
二、堅持以正面的評價為主,激發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來促進高效課堂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目的、有意識地注意觀察學生的言行,及時發現學生中積極因素和進步表現,并適當地進行口頭表揚,盡量肯定學生的優點。當然,教師的口頭評價應該客觀實在,不能隨意激勵學生學習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更不能為了取得學生的喜歡,不能把學生的缺點當作優點肯定對學生的不足之處,無原則地加以肯定。
三、發揮學生學習的個性是促進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成功感”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成功感”的增強會對其興趣而產生和保持起到促進的作用。總之,體育具有別的學科和別的事物所不具有的樂趣,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么人類要如癡如狂地從事體育運動的現象了。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教師的職業決定了教師就是為每一個學生服務的,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必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是成功的教師。因此體育教師更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及時更新觀念,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與愛好,為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奉獻出自己應有的勞動。
四、正確對待學生的年齡 性別和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隨年齡的增長會發生變化,表現出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征,由于生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心理和行為上的差異。學生的年齡性別和個性心理特征對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是體育教學必須要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體育教師在從事教學時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個性特點予以充分考慮[2]。
五、根據學生的生理、心里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階段的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著個性差異。在選擇教學內容前,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度、個性心理特征、實踐能力,同一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將教學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嚴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總之,高效課堂的理念是以勤育人,以生為友,少講多學,講的少,講的精,要充分體現“陽光”體育,每天讓學生在快樂中上好體育,要讓少數人的展示變成全體同學的參與,其實,每一位學生非常希望獲得老師的信任,只要你把交流展示的機會讓給每一位同學,展示的成果一定會很豐厚,所以,打造高效課堂是教育者們共同的目標追求和長期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