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風是一個班級自覺或不自覺形成的在全班學生中具有的傾向性,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班風一經形成,便會成為一種約束力,影響班級中的每一名同學。班風對外的班級的形象,對內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無形的力量。具體來講,學生習慣的好壞、學習氛圍是否濃厚、守紀情況的好壞、清潔掃除和保持情況是否良好都是班風的體現。健康的班風是我們班級管理的根,是班級的靈魂,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會讓班主任的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良好的班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捕捉教育契機,把每一次活動的組織,每一次沖突的處理、每一次成功與失敗當成教育契機;把每一次班會、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同學間的鼓勵與嘲諷都當成教育契機,促進我們良好班風的形成,只有形成了良好的班風,才抓住了教育的根。良好班風的形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健全的班級制度,為良好班風建設提供保障
“繩以規矩,始成方圓”,要創建和諧的班級,沒有一個和諧的班級制度是很難想象的。在班級管理中,我逐漸摸索出一套比較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
1.人人參與,“輪流執政”
班主任工作的方針是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個體,讓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效果最好的方式是實行“輪流執政”的值日班長制。尤其是剛接手一個班時,班主任對孩子不太了解,而且每個孩子都想表現,于是我們有了“輪流執政”的制度,給每一個孩子一個公平的鍛煉機會。值日班長是班里的臨時班長,每一位同學都可以輪流“執政”當班長,協助常務班委會管理當天的班級日常事務,事無巨細,事無大小,值日班長可以對他發現的一切問題進行管理,并和該項的常務負責人協同解決問題。值日班長和常務班委會一樣接受全班同學的監督和評價。這種形式不僅鍛煉了孩子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和主人翁意識。
2.選賢任能,形成常務班委隊伍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是凝聚班集體的紐帶,有了一支強有力的辦干部隊伍,班級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在低年級,我一般采取班主任直接推薦的方式,而中高年級,則是孩子們競聘演講,再由全班同學投票產生班干部,如:班長、紀律委員、學習委員、衛生委員、文體委員等。班干部接受全班同學負責監督和評價,而班主任只作為班干部的堅強后盾,給予支持并指導其工作。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不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墨守成規、教條主義;更不能弄虛作假,形式主義。我在遵循學校的工作規律及我校日常行為規范的同時,善于開動腦筋,創新教育,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活動是少先隊的生命線,這些集教育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主題班會使我們少先隊的發展充滿了活力,受益無窮。
就現代家庭中孩子接受呵護的心安理得,我們開展了重溫家庭溫暖、關愛家人的“手相牽”班會活動;為了讓獨生子女們感受集體的力量、凝聚向心力我們舉行了趣味十足的“螞蟻抱團”班會活動,孩子們玩得高興,充滿了感動;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我是一粒種子”主題隊會讓涉世未深的孩子們領會到成長的艱難與幸福;21世紀的孩子們自我意識超強,他們的“唯我獨尊”使得人類本有的善良開始退化,于是我們開展了以培養關心弱者、樂于助人品質為主題的活動“伸出你的手”,同學們在活動后感慨萬千,他們的心中從此多了一份責任……這些活動都給予了少先隊員無窮的精神力量與前行的方向,這些活動,也促進了良好班風的形成。
三、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鞏固良好班風
班級活動是實現班級管理目標的橋梁,是促進班集體建設的中介,是學生展示才華的樂園。良好的班風也要通過活動進行鞏固,學校的集體活動,是檢驗班風的時候,更是形成班風的契機。事實上,成功的組織好各種班級活動是創建優良班風學風的有效途徑。每次活動我都會和全班同學一起做到事先精心準備、臨場大膽發揮、事后認真總結,總結得失,揚長避短,并從中提煉出一些共性的具體指導意義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良好的素質素養。
班集體活動可以增強班級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在集體活動中班級成員為達到共同的目標,往往采取分工合作方式共同奮斗,如果取得成績每個成員都會感到成功的喜悅。即使失敗,活動本身也會以挫折的方式引起學生反思,激發他們再次嘗試的熱情和和爭取成功的信心。在共同的活動中,集體第一次以”大家”的面目展現在學生面前,”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觀念開始深入學生心中,學生的集體觀念高漲。基于此,班主任可在班級中開展一系列集體活動,小到文明小組的評比、優秀衛生小組的考核,大到開展班級間的體力智力方面的比賽。實踐證明,這些集體活動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自律性明顯提高。
共同的奮斗目標是前進的動力,良好的班風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它猶如把根深深扎入地下的大樹,讓每個如樹葉般的孩子緊緊圍繞著它;它猶如一處生命的綠洲,能讓班級每個成員的靈魂得到凈化。